養出高EQ孩子!「溫暖互動」是情緒穩定沃土
父母與孩子的溫暖互動,是讓孩子學習情緒調節最好的沃土。如何讓孩子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又能夠正確判斷何時該「剎車」…
父母與孩子的溫暖互動,是讓孩子學習情緒調節最好的沃土。如何讓孩子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又能夠正確判斷何時該「剎車」?連同好的專注力與穩定的情緒,這些正面特質都從家庭教育而來。
三歲以前孩子最需要…
爸媽最害怕的,莫過於養出動不動就在地上大哭大鬧、吵著買玩具吵翻天的孩子。身為父母每天要說好多次「不可以」,不然就是要想辦法拿各種東西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中國諺語說的「三歲定終身」、「小時候的性格決定一生的表現」,龐大的壓力讓父母睡都睡不好:我到底該給孩子什麼樣的教導?怎麼做才能建立健康的性格?
其實,三歲以前的孩子最需要的就是與父母的溫暖互動、一起快樂的玩,充滿愛的穩定關係就是健康性格最好的基礎。讓初生的嬰孩多被擁抱、親餵母奶,一歲前常被安撫的孩子,日後的情緒調節會更好;小時候爸媽多擁抱,長大才能更有安全感的與人互動,這是大腦健康發展最好的滋養,為一歲後的與外界溝通、兩歲建立起的自我意識、三歲與他人互動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礎。
避免太多的限制,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鼓勵孩子踩沙子、踏雨水,每一次的探索都開啟孩子對世界和未來新的想像,他會更知道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自己的能力在哪裡。
幼兒時期就開始親子共讀
近年來,政府、醫院、學校和圖書館積極倡導親子共讀,為什麼和孩子共讀這麼重要?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共讀次數較多的孩子,日後的語言認知、社會情緒等發展都會比較好。並且,共讀並非等到孩子識字、能夠對話才開始,還不會走路的嬰孩就可以讓父母抱著看書、聽書、享受書本和愛的人言語交會的美麗的時刻。
穩定的情緒來自於明白自己的價值,是寶貴的、被愛的、被重視和珍惜的。親子共讀不在乎看到什麼、吸收什麼,也不要強迫孩子一定要整本聽完,如果還不會說話的孩子咿咿呀呀的抓著書本的某一頁,就重覆唸那一頁──其實,每個孩子天生就知道自己的發展,不需要旁人太刻意的引導,就會往有興趣的方向前進。
親子共讀的目的絕不是為了讓孩子日後有「好成績」,這些努力最大的收穫就是美好的回憶與關係,從而建立起孩子對他人的信賴感、對外界事物的專注力和挫折忍受度。孩提時的陪伴,是日後健康情緒的最好投資。
歡迎收看:愛+好醫生~讓孩子情緒穩定有禮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