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今父母「聞過敏色變」,異位性皮膚炎、呼吸道過敏……,父母本身深受其擾,十分擔心孩子和自己一樣帶有過敏體質。過敏雖不是重大疾病,卻足以影響生活品質,造成許多不便,家長該用何種心態及方式來面對?
有沒有過敏 都應好好照顧身體
針對孩子過敏的問題,過敏專科醫師陳木榮醫師提出重要觀念:「可以擔心,但是不需要過度擔心。」現在的婦產科幾乎都提供新生兒篩檢,寶寶一出生,甚至還在胎內時,就能進行基因檢測,預測是否有過敏體質,當父母儘早了解,及早處置,或許能免於過敏之苦,檢測所花的錢也才有意義;然而若是檢測出來顯示沒有過敏基因,父母就能讓孩子隨意吃糖果零食,不避開所謂的過敏原嗎?這樣似乎也不理想。皮膚科醫師徐常捷表示:「若真的驗到異位性皮膚炎的基因,我們特別照顧,但若檢驗結果正常,我們應該還是要這麼做。」
預防過敏 不需過度緊張
對於過敏,父母常有另一迷思,看到寶寶有異位性皮膚炎之後,再看到寶寶「哈啾」,就開始緊張孩子的鼻子也過敏。但這個判斷其實言之過早,呼吸道的過敏不會那麼快就發生,有些孩子只是對冷熱有反應,有些孩子則是因鼻道裡的分泌物容易打噴嚏,不需過於擔心。
當然,父母的觀念也需要釐清:小時候皮膚沒有過敏,長大鼻子跟氣管應該也沒事?這不能完全劃上等號,反之,雖說皮膚過敏的人,鼻子跟氣管也過敏的比例比較大,但也沒有絕對必然的關係。
如何照顧過敏的孩子
當知道孩子帶了過敏基因,例如出生以後皮膚比較容易乾燥,接下來怎麼照顧?醫師建議:第一,不讓它被活化。從環境清潔減少過敏原,如,將家裡環境打掃乾淨、做一些防蟎措施,減少誘發因素;第二,從食物的副食品開始訓練,也會有幫助。
另外,小嬰兒的保濕,很多家長很難拿捏,出生後什麼時候開始保濕?或者需不需要保濕?保濕到什麼程度?醫師指出,可以從皮膚有沒有很乾來判斷,如果皮膚很細緻滑嫩,不一定要真的將孩子抹得全身油膩膩的,但如果摸起來很粗糙,那不一定只是乾,可能有點發炎了。
保濕有分不同層次,從精華液、乳液、乳霜到油等等,就像穿衣服一樣,從內衣、T恤、襯衫、薄外套、到大衣,可以根據不同部位、不同季節,以及皮膚的乾澀程度來調節。另外,小寶寶還不太適合水狀的東西,也可供父母作為參考。
歡迎收看:愛+好醫生~好怕過敏會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