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父母都希望養出有禮貌又情緒穩定的孩子,然而,這樣的期待在哇哇啼哭、尚不會走也不會說話的嬰孩身上,就可以開始培養嗎?到底要怎麼努力,方向才不會錯誤、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
事實上,面對未滿三歲、還不完全懂事的幼兒,過度焦慮的情緒和太多刻意訓練並沒有必要,反而會讓孩子在各樣負面暗示中感到緊張。舉例來說,若父母常常告訴孩子「馬路如虎口」、「不小心就會被撞死」等言詞,孩子對外界的感受很可能就會是「不安全」、「危險」、「盡量少出門」,與其這樣表達,不如讓孩子知道「怎麼樣做可以更安全」。
依附關係的影響
母親與孩子的關係是幼兒來到世上的第一個人際關係,就像兩雙眼睛的調頻,情緒和感受會相互影響、傳遞。若母親很焦慮,孩子也會不自覺調頻為緊張、易怒的情緒;好的同步調頻應該是一種溫暖、肯定、被相信的感受,當孩子看見母親就會感到安全、被接納。
三歲以前是很重要的時期,讓孩子經常感受到安全與安心,長大以後就能成為面對世界勇敢探索、有自律又有自由的孩子。即便過了三歲,人類的成長型思維讓大腦可以繼續不斷發展,父母也無須太過焦慮,只要讓孩子在安全穩定的環境下成長即可。
讓「不可以」變成「可以」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人員妮可.佩里曾經針對400個2~10歲的孩子進行研究,發現被過度限制的孩子,情緒調節能力和抑制衝動的能力會比較弱,後續的情緒狀態和學業表現也會受到影響。這是給現代父母相當重要的提醒,儘管在幼兒時期會有許多的「不行」,照顧者還是要盡量以鼓勵和探索取代限制與禁止。
比方說,若幼兒看到遙控器就想拿來咬,與其一天說好幾十次的「不行」,乾脆就收起來、或者套上安全乾淨的套子,讓孩子盡情咬玩;又或者孩子拼命想敲大人的電腦鍵盤,可以設下清楚的界限:現在不能玩,但是等一下或做完某件之後可以玩,讓孩子學習規範和等待。
這樣的方法在每個孩子身上都有效,孩子從小就不斷習得大人的規則,相較抑制孩子的慾望,在無傷大雅的事情上不如多鼓勵嘗試。好奇心和探索世界的欲望是成年後與社會互動和自我實現的重要養分,最好的管教,會在父母和孩子的彼此信任中實現。
歡迎收看:愛+好醫生~讓孩子情緒穩定有禮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