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envato
拉拔孩子從哇哇哭的嬰孩到獨立成人,少也要18至20年的時間。我們的上一輩多在20初頭歲結婚生子,當孩子出社會,父母還有大半人生可以好好消磨。如今進入晚婚晚生世代,等到孩子長大再結婚,往往已垂垂老矣。
不論因著何種原因成為高齡爸媽,新生命的到來絕對是40、50年生命中最美好也最讓人焦慮的寶貝禮物。
三個建議
一般來說,高齡父母情緒相對穩定,對外在的開放性卻會降低。年幼的孩子正處在探索世界的階段,注意好孩子的基本安危,應盡情讓他們闖盪,磨練勇敢又有高度適應力的性格。儘管我們的體力有限、沒辦法分秒陪伴孩子,神創造的精彩世界多少能補足這方面的限制。
除了提高開放性,第二個建議就是調整生活細節,盡量配合孩子自在發展。舉例來說,家中擺設應考量孩子的動線和需要,有危險性或易影響孩子活動的傢俱可考慮移開,以最省力的方式育兒,孩子也能快樂跑跳。
最後,盡量多參與親職團體和講座,其中一個好處是讓自己跟上時代、了解當代父母可能需要面對的問題。透過親職團體,增加家庭的安全網,找到可以彼此支持的同儕。高齡父母的彈性往往比較低,要追上孩子的步伐也相較年輕父母辛苦。
正視焦慮
人都會老,這是不論年輕或高齡父母都會碰到的憂慮。台灣人平均壽命達80歲,透過好的生活作息與規律運動,盼望陪伴孩子的時間能長一些。
高齡父母在死亡的焦慮上特別明顯,連帶對孩子都會下意識的更多保護。有時做過頭了,給孩子太多限制,讓他們失去了與一般孩子一樣冒險挑戰的機會。
年紀愈大愈不能接受失控,然而老病死是人生常態,終有一天我們的孩子也要面對。他們正看著父母如何處理這樣的焦慮,若明白生命的無常無法掌握,回到作為父母的每個日子,我們是否真實面對自己的軟弱、珍惜孩子每天的成長、儘可能的給了孩子最好的照顧。
當老病死的無常籠罩,我們的毫無遺憾將是孩子與父母之間最美好的福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