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的免疫力,是多重因素影響之下的結果,不可能只要做一件事,就能把免疫力從從C變成A+,但是家長還是可以試著用一些方法,幫助孩子減少感冒生病的次數。
提升免疫力最重要的三個方式
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大維醫師認為,提升免疫力最重要的三個方式,就是打疫苗、洗手、補充維生素C。
有一些病是得一次就受不了的,例如水痘和麻疹,疫苗可以有效預防疾病。剛出生的寶寶除了B肝之外,不能打其他疫苗,但是媽媽懷孕時若有打百日咳或流感疫苗,身體的抗體就會透過胎盤傳給寶寶,寶寶出生大約六個月內,都會帶著媽媽的抗體,遇到流感季節比較不用擔心。
哪些時機需要洗手?
洗手也是一大重點,可以在第一步就讓病原體不要進身體裡。洗手要使用肥皂,而且洗手後要擦乾,這個步驟很重要。洗完手後可用酒精消毒劑消毒,但消毒也不要過猶不及,研究證實,太過乾淨的環境對孩子的健康其實沒有幫助。
哪幾個時機需要特別去清洗雙手呢?國建署提出「前、前、後、後、前與後」這個口號,代表「吃飯前、碰小孩前、上完廁所後、擤完鼻涕後,還有看病前與看病後」。
別把維他命C過於神化了
補充維他命C,也是提升免疫力很重要的關鍵,但不需要把維生素C過於神化,認為「感冒了,熱熱喝,就會好」。在醫學研究上,維生素C會造成人體免疫細胞的活性更好,但不代表我們要刻意補充很多。
我們人體不會自己合成維生素C,一定要從飲食攝取,基本上,水果跟蔬菜都含有很多維生素C,其中又以水果可以生吃,所以,吃水果是最理想的補充維生素C的方式。
吃這個補那個,都比不上做對「這件事」
除了上述這些方式,其實,我們的免疫系統最在乎的,是我們吃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如果我們對於某一個東西特別執著,做得太超過,其實也不好。小朋友若是有睡眠充足,他會分泌生長激素,會長高,孩子的情緒也會比較穩定,而且對學習也有助益。如果家長希望孩子的免疫系統能好一點,減少感染細菌、病毒的機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多睡覺。
如果孩子睡眠不足,導致抵抗力不好,這時候再把孩子送到病毒夾擊的學校團體中,孩子想要不生病也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