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上有一句話,「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到老都不偏離。」教養是很需要智慧的,有時候人自己沒有足夠的智慧,需要跟神求智慧。
有智慧的管教方式,讓孩子心服口服
教養專家劉慈惠老師分享,她的大兒子是個意志性很強的孩子,曾經有一段時間,大兒子答應她的事情總是沒有做到,一天,劉老師接到了大兒子學校老師的電話,在感到失望和挫折之際,劉老師沒有責備孩子,只是把大兒子帶到房間,帶著兒子一起跪下來向上帝禱告。
劉老師鼓勵家長們,不要覺得孩子還小,其實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是可以對談的,透過和孩子的對談溝通,讓孩子口服心服,孩子才能真正改變。但若孩子真的很悖逆,講不聽,怎麼辦?那就要給他時間,把時間拉長,才能看得到堅持的成果。
這一代父母的挑戰比上一代更大
現代做爸爸媽媽的,其實比上一代更辛苦。因為現在的孩子受到很多外面的誘惑,行為會出軌的機率也比較大,父母需要面對更大的挑戰。因此,做爸爸媽媽的,最好不要落單,可以認識一些價值觀相近的家長,無助的時候可以打電話求助,或是適時的找幫手,讓自己可以抽離一下,把情緒沉澱下來。管教其實是需要方法的,如果一味使用蠻力,到最後會對親子關係造成很大的傷害。
孩子是產業,卻不是父母的財產
尤其是基督徒父母,更應該清楚,孩子不是父母的財產。沒錯,孩子是上帝賞賜給父母的產業,但是他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那為什麼上帝說孩子是「產業」?意思是,有一天,父母都要跟上帝交帳。上帝說:「我把這樣一個孩子交給你,你怎麼讓他變成是這樣的一個孩子?」
當父母是一種學習,即使是教養專家,也仍然在學習中。打罵的方式,會讓孩子口服心不服,趁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願意和孩子對談,讓孩子口服心服,等孩子長大了,他也會把他的想法跟父母溝通,有問題會找父母談,相信每個父母都渴望擁有這樣的親子關係。
幫助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劉慈惠老師也提醒父母,有時候打罵孩子、處罰孩子,都不能讓孩子改變,可能是因為孩子本身還沒有摸索出解決問題的方式,所以他才會一再重複相同的方式。父母該做的不是去懲罰他,越罰越重,而是要去幫助他,找到問題的癥結點。例如,劉老師的兒子很糊塗,經常丟三落四,劉老師想了很多方法,檢查聯絡簿之類的,結果他連聯絡簿都忘了帶。打了打過,罰也罰過,還是一直再犯。
有一次,他又忘記帶東西回家,傷心地哭著對媽媽說,「怎麼辦?我也不想這樣……。」劉老師突然瞭解到,原來他不是不改,他也不是故意的,是他做不到,就算一直罰他,他還是做不到。劉老師就和兒子一起坐下來,兩人想了很多的方法,怎麼樣提醒自己要帶哪些東西、出門前要檢查一二三四五……,找到方法後,兒子丟三落四的毛病就漸漸改善了。
管教孩子其實是有方法的,但是這些方法都需要透過謙卑的學習、禱告、向神求智慧。有句話說,「管教不是發飆,指正不是羞辱。」讓我們一起學習做有智慧的父母。
歡迎收看:家庭8點檔~這年頭還有爸媽在打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