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Pixabay
讓孩子表達感受,而不只是意見。我常常會問:「你認為如何?」其實,我真正想問的是:「你覺得如何?」
感受會引發我們情緒上的反應,是一種對人、對情境的原始反應。它可能源自我們的性情或是受環境制約的結果。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對感受的反應方式,但問題是要想改變就必須先去接觸它。
孩子最先有的是感受,但我們常常在他們小的時候就教他們遮掩或隱藏自己的真正感受。等他們到了青春期,我們又納悶為甚麼他們不肯與我們分享真實的感受。
儘量避免說:「不可以哭。」這句話,也不要評斷或批評孩子幼小時所懷有的感受。教導孩子了解他們對於自己的情感擁有主權且負有責任,鼓勵他們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感受。幫助孩子辨認他的感受,「你覺得很傷心、生氣、快樂、興奮或無聊?」
如果孩子早早學會如何分享自己的感受,日後在童年階段他們比較能自在的談論自己的感覺,而不是只說出自己的想法。此外,孩子也會看你如何分享及處理你自己的感受,進而從中學到表達情感的方法。
情感是我們之所以成為獨特個體及與他人往來的要素之一,只要能對自己的情感負責,那麼情感本來就該被分享、被細細地琢磨、被公開表達出來。下次如果你又對孩子說:「你讓我好生氣。」記得要道歉,改變自己的說法為:「當你……時,我覺得好生氣。」以負責的態度來分享自己的感受,藉此教導孩子了解與情感有關的功課。
(文章取自《樂在教養77招》)
→→更多 教養77招
→→更多 婚姻77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