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Pixabay
青少年的時間安排常常讓父母直搖頭,平時熬夜睡不飽,週末又常常睡到日上三竿,讓爸爸媽媽們非常頭痛,總是耳提面命教導時間與早睡的重要性,卻還是一模一樣,到底身為父母的我們該如何面對這樣的孩子,才能幫助他們睡眠和學業兼顧呢?
青少年像鹼性電池 電力用不完
在美國,十八歲以下都歸「兒科」,所以青少年健康也屬於「兒科」的領域。「美國兒科醫學會」強烈的建議美國的中學,包括國中和高中,在2020年能達到每一個中學八點半以後再上課。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藉由這個政策讓美國中學生能夠每天睡到8.5至9.5小時。目前只有五分之一的學校達到這目標。
我們常把美國的教育當作指標,但是這個政策連在美國都窒礙難行。很多人普遍的觀念是:如果要學生睡飽,應該叫他們早點睡,怎麼可以叫他們晚點上課呢?
但其實,這有生理上的原因,我們大腦的發育在青少年時期,會有一些變化,隨著性賀爾蒙分泌量增加,不只性器官方面發展成熟,也會影響整個大腦其他結構的刺激和活化。最常遇到的一個狀況是,賀爾蒙對腦部的刺激,會造成青少年好像鹼性電池,電力充太飽,用不完,他變得要到很晚很晚,才會沒電,開始覺得累。這並不表示這些孩子有睡眠障礙,因為它們雖然晚睡,但是一旦上床,就睡著了,他的睡眠品質跟小時候是一樣的,只是他的睡眠週期整個往後挪,因此,他變得晚睡,然後晚起,這是一個大腦發育的過程。如果家長逼孩子早點上床,他也是在那邊滑手機,或是翻來翻去,就是沒辦法進入很好的睡眠的品質。
睡不好影響學習力
另外一個特點,就是青少年週間五天跟週末那兩天的睡眠時間差非常多。不只美國的研究是這樣,台灣的研究、日本的研究也是這樣。週間和週末的睡眠時間可以差到兩、三個鐘頭,週末你不叫他,他就可以一直睡,甚至睡到過中午才起床。
看似這是一個不好的生活型態,但是其實那才是他正常可以睡飽的時間,平時週間他是被迫起床的,根本沒有睡飽。孩子沒睡飽,學習能力就不好,然後上課又會放空,成績也開始下滑,成績下滑,就開始補習,補習後,就更晚睡,因為太晚睡,上課又沒精神,影響學習能力……,這惡性循環的雪球就越滾越大了!
因此,美國兒科醫學會的建議並不是空穴來風,執行這項建議的學校,學生成績普遍提升,學習效果比那些很早就上課的學生更好。
終止惡性循環靠這招
在現階段的教育體制上,想要讓家中的青少年有充足睡眠,家長可以從這些方面著手:如果補習是造成孩子晚睡的主因,就要考慮補習是否必要?是否可以從補三科減少到捕兩科?
其次,建議家長不要硬性規定孩子的上床時間,時間到了就關燈斷電,造成孩子把「睡眠」貼上負面標籤,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擬定作息時間,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學習節奏感,就能養成自動自發、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