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必須不斷學習與各式各樣的人相處,面對摯愛的孩子,更要給予包容和接納,打造家庭成為自在成長的空間,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其中關鍵,就是接納孩子的全部,幫助他認識自己。
孩子與父母都需要被接納
舉個例子,某天下午,姊姊堅持自己沒有做錯,覺得媽媽就是對她特別嚴格,因此兩人吵得不可開交。此時回家的爸爸目睹這一切,思量著該如何反應……。
其實,孩子與媽媽的感受都需要被同理,爸爸可以做調解人,詢問孩子的感受,例如:「我看到你的臉都漲紅了,你是不是覺得很生氣,而且覺得被誤會呢?」幫助孩子辨認自己的情緒,明白自己是生氣、委屈還是難過。從同理開始,才能並肩同行。
面對媽媽,爸爸可以技巧性的安慰並給建議:「我看到你整天為孩子操煩,我也很心疼。我想,姊姊在某一些方面是有特別的優勢,如果我們能在這個部份多努力一點,或許她的情緒不會那麼高漲。如果可以,我希望我能多幫忙一點。」夫妻之間的溝通與尊重,可以減緩一方在教養中的掙扎,也能成為孩子們的保護,明白這是一個彼此相愛的家。
教養從未容易,孩子好像一面鏡子,映照出每個家長的人生議題和故事。
主動出擊!找出相處方式
如果家中出現偏心的狀況,可以溫和的提醒家人,你希望在孩子心中成為什麼樣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避免在溝通過程不斷使用「你」,像是「你每次都」「你總是沒有」;多用「我」開頭,如:「我需要你的幫忙」「我覺得這樣的方式會更好」。
面對重男輕女的長輩,同樣可以問:「您在兩個孩子心中的感受很不一樣,您想要怎麼做?」不要一開始就批評。因為感到「被偏心」而難受的孩子,父母只需清楚解釋:「爸爸媽媽愛你們每個人都一樣多,只是大人不完美,你不喜歡我了解,但是爺爺奶奶以前是這樣長大的。」
家人的其中一個責任,就是主動出擊,找出彼此最舒服的相處方式。如果奶奶會偏心,可以鼓勵孩子找出能和長輩一起做的事,煮飯、散步都好,如此一來,儘管長大後知道奶奶就是偏心,但彼此卻擁有許多美好時光。
先了解,再同理。因為愛,永遠有成長和改變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