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認為青春期的孩子就是衝動、不講理,沒辦法溝通…許多負面的標記都在「青春期」上。不僅讓青春期的孩子看了不高興,家庭中有孩子即將進入青春期的父母也緊張到不行?小編回想自己青少年的時期,確實講話很不客氣,對父母態度沒有像小學時和善,都專注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當時確實情緒比較衝動,也跟打過不少架,忤逆父母的情況也是許多。但這些狀況,就是叛逆嗎?
從青春期的發展來看,青春期真是一個複雜的時期,不僅當事人内心轟轟烈烈,父母也有許多值得思考、學習的地方。青春期面對的心理發展議題,就是認識自己是誰,找到自我認同,並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因此,「我是誰」這個問題對於青春期的孩子就無比重要了。這個時候,孩子會把焦點放在自己的身上,就是一個尋求獨立的開始,尋求「個體化」,孩子不希望自己還是某某某的兒子/女兒,或是某家的老三,這種稱呼,他想要成為他自己。
青春期的孩子,在道德上的發展也值得父母關注。孩子會開始脫離對或錯的「二分道德觀」,逐漸明白世界不是惡與善的組成,也會開始面對内心的道德衝突,可能是與過往道德標準不同、自己做不到、道德看法與父母不同…等。其實在這個階段,孩子特別需要陪伴,也需要找人談談,化解這份内心的衝突…但,多數的我們,可能在這個階段都被父母忽略,孩子只能找到最合適自己,最能傾聽自己的同儕。
其實青春期的孩子不是叛逆,是在改變的動蕩期。朝著獨立、找到自己的方向動蕩,過程會有許多混亂及辛苦,還可能夾雜身體成長、同儕壓力等各種身心不適…這個時候的孩子真的特別需要我們陪伴、關懷。也由於孩子在「找自己」,因此也需要我們給孩子一些空間,讓他們有一些自主性,父母不宜過度的介入及掌控。
那父母該怎麼做呢?首要也是必要就是「持續維持親子關係」,適時安排一對一的親子時間,孩子自然有事會找爸媽,當孩子遇到需要決定的事情時,別急於跳進去幫孩子決定,不如陪伴孩子,聽孩子的看法,也和緩表達自己的意見,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空間,其中一個關鍵的任務,就是學習為自己的決定負責。總有一天孩子會長大離開我們,但離開不是時間到了就突然斷線,而是需要時間慢慢學習獨立。
歡迎收看:愛+好醫生~最有效的親子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