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Pixabay
人有情緒,氣質也是天生的,但針對情緒和思想所作的反應卻會使孩子發展出對或錯的態度和行為。
杜布森曾經講到有些孩子很「頑強」,有些則很「溫順」,這是說到孩子的氣質。早在嬰兒階段,孩子的氣質就可以觀察得出來。
有些孩子會靜靜觀察周遭環境,有些則會很積極的探索,他們的氣質在幼年階段就浮現出來。至於他們情緒的表達則經常受到氣質所影響。
一個活潑、外向的孩子在探索周遭環境受挫時,可能會生氣大哭,這是可以想見的。但是一個一碰到挫折就生氣並因而發展出錯誤態度與行為的孩子,則需要給予導正。
威廉.凱瑞醫生(William Carey)在《了解孩子氣質》(Understanding Your Child掇 Temperament)一書中,指出父母可以觀察到九個分屬於積極面或消極面的性格特質:行動力、規律性、碰到情境的第一個反應、適應力、強韌度、情緒狀態、持久性和注意力持續性、分心的程度以及敏感度。
當管教孩子時,你可以從他的反應看出教導孩子時,甚麼方式有效、甚麼方式無效。對於某類的孩子,只要說個「不行」並解釋一下「為甚麼」就成了;對於某類的孩子,你可能只要把東西移走就行;然而,對於另一類的孩子,可能就需要打屁股,好讓他學會甚麼東西能摸、甚麼東西不能摸,以及「為甚麼能」或「為甚麼不能」。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反應,我們都像雪花一樣具有多樣性,並非由同一個模子複製出來的。
一個正在形成的負面態度或行為要及早導正,否則孩子會以為那個態度或行為是對的。父母要時時觀察、教導、糾正孩子,並與孩子互動。敬虔的父母要教導孩子學習去分辨對錯、決定對錯,否則他會向周遭世界學習;如果父母未能教導並訓練孩子分辨對錯,那麼,來自世界的知識標準往往會帶來破壞性的結果。
(文章取自《樂在教養77招》)
→→更多 教養77招
→→更多 婚姻77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