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Pixabay
正確的行為反映出正確的態度。
你如何判定孩子的態度?他們嘴巴所說的不一定是心裏所想的。最終你還是得從他們的行為而非話語來得知他們的態度。
仔細看他們的外顯行為和非口語的溝通方式,留意下列各項:
● 臉部表情
● 眼神接觸
● 身體語言──手和腿的動作與位置,身體的姿態等等
● 講話的聲調
● 有沒有身體上的碰觸
要將孩子的行為描述給他自己知道。當孩子表現不當時,讓他在鏡子前看看自己的行為。孩子需要知道別人看見的他是甚麼樣子。
正確行為的目標是一種僕人的心態。我們活著是為了上帝的名來事奉祂以及別人,而服務、順服和給予的行為能反映出事奉的態度。光講空話不值錢,行為遠比言語更有說服力。
耶穌講了一則兩個兒子的比喻,著實為這真理作了個總結:
「一個人有兩個兒子。他來對大兒子說:『我兒,你今天到葡萄園裏去做工。』
他回答說:『我不去』,以後自己懊悔,就去了。
又來對小兒子也是這樣說。
他回答說:『父啊,我去』,他卻不去。
你們想,這兩個兒子是哪一個遵行父命呢?」
他們說:「大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