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envato
農曆春節即將到來,你正期待一家團聚的熱絡笑鬧、放鬆自在,還是巴望著把時間塞滿,免去一家同處一室,以迴避關係的尷尬呢?春節連假與歸家返鄉容易放大一個人心中「家」、「關係」、「溝通」的議題。過年比平日多出更多「相處」時間,更容易面對溝通困難、挫折感等,其中「溝通」同時是許多人難言的苦,為什麼面對越親近的人,溝通難度越高?
在協談過程中,親人間的溝通衝突常是來諮詢者感到挫敗、痛苦,甚至是絕望的主因。理解許多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家中經歷極深的失望與失落,是至關重要的。陪伴釐清內在的痛苦感受,才有機會提供適合處境的新觀點,帶來一些改變的選項,引導明白改變的可能性。
該如何幫助自己創造一份正向的互動關係?許多人忽略正向關係、良好溝通是基於一種「被接納」的感受,這樣的感受從最基礎的「專心聽懂對方」開始,這也是積極傾聽(Active Listening)的意義。積極傾聽包含「聽見」與「聽懂」,透過積極傾聽將能聽見對方的感受、想法、觀點與立場,可以獲得豐富的訊息。這是最有效的傾聽,也是提高溝通效率、建立關係的必備技巧,以下提供五個有效的原則:
1. 身體姿態
注視對方,眼神不飄移,身體朝向對方,並適時點頭,表示聆聽。
2.表示興趣
把握三不:不要急、不要插嘴、不要太快下結論。
把握二要:要讓對方充分表達、要保持好奇。
3.開放式問句
不要只問是非對錯、有沒有、對不對、為什麼;多問:「你能否多跟我說一點你的看法/心得?」、「最近生活都還好嗎?」、「你想談談剛剛的事嗎?」
4.抓到對方的情緒
聽出對方的語氣,他用哪些描述情緒的字詞,或換句話來描述他們的情緒。如「你好像很委屈/我感覺到你其實對這件事生氣/我感覺到你很期待喔!」
5.確認你沒聽錯
確認彼此都懂:簡短摘要回應,讓對方確認你聽到什麼。如妻子:「初二回媽家吃午飯,不要又要我叫你起床,老是叫你不要熬夜、賴床,都沒再聽,害我們每次都遇到大塞車!常常沒趕上準時開飯,還讓大家都在等我們!」丈夫:「嗯嗯,我知道妳很期待初二媽家吃飯,我也是。這次要更早出門,才不會因為塞車遲到。」
不懂的時候:聽了很多但不一定都理解時,也要溫和、友善地讓對方知道。如「我不太懂你剛剛說的意思,可以再說一遍嗎?」
期盼過個好年,無非是期待與親密家人相處、互動時,我們能夠共享一份理解。心中最深切的盼望,是正向、接納、真實的互動關係,在關係中我們體認且知道愛的存在。建立愛的關係需要練習,今年過年,讓我們從積極傾聽開始吧!祝福你,成為懂聽的人;也因為懂聽,成為親人的祝福!
撰文◎侯瑀彤 諮商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