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到了,這個月剛好有父親節,爸爸是許多男人的身份之一。
好父親對下一代的影響力
我本身是第四代基督徒,也是牧師的兒子,我父親是個敬虔的好牧師。但說來尷尬,如果您去察看聖經,會發現似乎好父親常常生不出好兒子。像以利的兩個兒子、撒母耳的孩子、大衛的兒子暗嫩和押沙龍、所羅門的兒子羅波安,都算是在敬虔的環境中長大,但卻都走偏了。這些父親們在歷史上都稱得上是一代明君、祭司,但他們的「二代」卻如此不堪,叫現今身為基督徒的你我看了,怎能不怵目驚心?顯然信仰傳承從來就不是個容易的功課。
很顯然,這些屬靈的父親並沒有教育出屬靈的下一代,或者我們該說:這些屬靈的父親所生的兒子,並沒有信靠他們父親所信靠的神,遵他父親所行的道。非常值得後人深思自省。當然也有例外的狀況,舊約聖經的約沙法王即是一例,聖經上形容他「尋求他父親的神,遵行祂的誡命,不效法以色列人的行為」(代下17:4)、「行他父親所行的道」(王上22:43)。如果進一步查考,會發現約沙法不但信他父親所信的神,甚至比他的父親還更持守神的道。
兩相對照,讓我這個第四代基督徒不由得心生警惕。我想,每一個敬虔的父母無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奉行主道,將這最美好的傳家之寶給流傳下去。記得在20歲生日那年,父親送了我一本白皮聖經,上頭用燙金的字寫著:「要記得你是基督徒⋯⋯。」顯然他最大的期待,便是希望他的兒子能夠尋求父親的神,遵行祂的誡命,並持之以恆。
如果你也生長在一個二代以上的基督徒家庭,不妨多問自己:有否相信父親所相信的神,遵父親所行的道?我們會變成撒母耳的兩個兒子,還是賢君約沙法?聖經上有許多父子信仰傳承失敗的憾例,給了今天第二代以上的基督徒,非常好的警惕!如果您也生長在一個二代以上的基督徒家庭,期待我們都能夠時時警醒,做一個「恆行『爸』道」的基督徒,將那最美好的傳家之寶給傳承下去。
撰文◎施以諾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