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79年,全世界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研究的主題是「情感」,20世紀末,熱度不斷的是EQ(情商)。不論在情緒的喜樂中,或是在情緒的痛苦中,我們每天都要面對各種各樣的情緒,我們的生活與人際關係也被情緒深深影響,而究竟「情緒」是什麼?讓我們來了解情緒的以下幾項特徵:
情緒很主觀
在經歷同一件事時,每個人產生的情緒都不同,例如:下雨天,有些人覺得糟透了,有些人覺得還好。因此,情緒是個人的、主觀的。
情緒是自主神經系統的反應
情緒跟生理有關,是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相互作用導致,交感神經讓我們從平靜到激動,而副交感神經則使用我們從激動到平靜。一項心理學實驗中,有兩群人,一群咬著筆,另一群含著筆,看同樣一段卡通。之後,兩群人回覆同一套問券,目的是測驗這兩群人看完卡通的情緒反應。實驗結果顯示,咬著筆的這群人覺得卡通比較有趣,因此證明臉部表情牽動情緒。當然,產生情緒也伴隨著臉部的表情。
情緒是對特定事件的認知評估
情緒是生理加上認知所產生的反應,引發反應可以通過外在刺激,例如:有人插隊,讓您覺得被冒犯、不公平,因此引發生氣的情緒。或是有人送你花,讓你覺得被重視、被喜愛,導致開心的情緒。內在刺激則像是許多女孩遇到生理期,會因為腹部悶痛、感到疲倦,導致情緒暴躁或悶悶不樂。
作情緒的好管家
認識情緒之後,我們就可以進一步學習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情緒管理有個簡單的原則:當我們沒有特別情緒的時候,可以刻意露出微笑,心情就會比較好。
當我們越認識情緒的特徵,越明白情緒如何產生,就能做出合適的判斷跟反應,讓我們一起成為情緒好管家,讓自己跟身邊的人都能享受更多正向的情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