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freepik
隨著專家學者們的大力宣導,大家漸漸明白憂鬱症不是短暫的情緒,而是一種各個年齡層都可能發生的疾病。青少年或成人罹患憂鬱症時,身邊的家人朋友較能警覺不對勁,進而鼓勵當事人尋求專業的幫助。但是老人憂鬱症不僅診斷率低,就醫的比率也明顯偏低。
老人憂鬱症常被輕忽,是因為在他們生長的年代,憂鬱症這個詞尚未出現,當情緒風暴一來,他們並不明白是怎麼回事。當老人家感覺精神不好、記憶力下降、脾氣暴躁時,總是合理化為人老的必經過程。長輩自己不知道罹患憂鬱症,晚輩更沒有警覺,時間久了反而容易錯失就醫的良機。
老年憂鬱症大不同
跟成年人比較不一樣,青少年和老人的憂鬱症較常表現出「憤怒」或「激動」,而非直接顯露憂鬱的情緒。例如當長輩不滿意,會擺臉色或挑三揀四,甚至用激動的口吻說話,其實就是心情不好。憂鬱症會讓人不想出門,不想去買菜,土風舞也不去跳了,社交上開始退縮、記憶力衰退,容易與輕度失智難以區分。
憂鬱症和失智症有千絲萬縷的關聯性,有時候也會共同存在,但並非無法區別。舉例來說,失智症病人第一時間不會承認自己忘東忘西,憂鬱症患者則會常提到自己記性變差,擔心是否失智,醫師問診時常常回答「我不知道、不記得了」等等,和真正的失智病人風格大不相同。老年憂鬱症患者還會屢屢抱怨身體不舒服,看遍中西醫,做了各種檢查都正常,身體都沒問題卻總覺得有什麼不對勁兒。
除非失智症患者合併憂鬱症狀,否則情緒變化並不明顯。由於憂鬱症患者情緒變化大,家屬可以藉由觀察,記得患者從某個時間點,情緒開始呈現不穩。憂鬱症會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形成,醫學上的定義是兩周,一個人在兩周內就可能從原本沒有憂鬱到重度憂鬱症。
陪伴者的三不與三要
臺北榮總老年精神科蔡佳芬醫師提醒,老年憂鬱症身邊的陪伴者,要謹記三不與三要。所謂「三不」是不要牽拖、不要斥責、不要相逼。與患有憂鬱症的家人相處,誰都不好過,健康的家人切記不翻舊帳,不要將過往的問題牽拖於病人本身。除了牽拖之外,也不要得理不饒人,斥責長輩並強逼病人吃東西、出門,威脅恐嚇樣樣來,反而讓憂鬱症老人更受折磨。
家人心急並期望病人康復是必然的,此時「三要」就須留意:要聽、要陪、要動。與憂鬱症長輩說話,很容易越說越生氣,乾脆選擇傾聽,不要往心裡去。陪伴也要付諸行動,如陪吃飯、看診,只要肯花時間與心力,就會看出痊癒的效果。拉憂鬱症家人出去走一走、動一動,身體動,大腦也會跟著動,進而改善憂鬱症。
鼓勵憂鬱症的長輩朋友,使用正確的抗憂鬱藥物,可以讓大腦更舒服,人際關係更好。抗憂鬱藥物並沒有成癮的問題,要遵照醫囑用藥,千萬別道聽途說。
撰文:黃瑽寧醫師
有關老年憂鬱症的Q與A
Q 老年的失智與憂鬱症狀容易混在一起,如何分辨和因應?
失智與憂鬱不一定孰先孰後,但兩者關係很微妙,簡單以三個狀態來說明:
1. 以40歲做一個分水嶺,40歲以前罹患憂鬱的族群,要特別小心預防失智症,研究顯示年輕時,憂鬱症對大腦的損傷,容易成為後來得到失智症的危險因子,所以一旦罹患憂鬱症,還是好好治療。
2. 失智症早期還不算真正失智,有可能以憂鬱作為一個前驅症狀,例如察覺力開始有退化現象,雖不算嚴重但心裡感覺自己老化,於是冒出一些情緒。研究發現,失智之前最常出現的行為症狀,就是憂鬱和淡漠。
3. 個案因為知道自己失智後,會產生憂鬱的情緒,家人也要多留意關懷,有時為了方便照顧而使之居住環境變遷,也會經歷很多壓力與待克服的困境,因此產生憂鬱的心情,所以失智與憂鬱有其互動關係存在。
Q 有哪些危險因子,比較容易罹患老年憂鬱症?
老年憂鬱症的危險因子,以遺傳來看通常比年輕人少,多半是與老化有關,和老年自殺的危險因子相似,就是鰥寡、孤獨、老病、久衰等。
● 鰥寡 鰥寡是不可抗爭的狀態。與配偶相守一輩子,因為死亡迫使雙方隔離,留下來的人難以接受,此稱為悲痛反應,這情況就容易走進憂鬱。
● 孤獨 物理上的孤獨,指的是環境,像獨居;而心理上的孤獨,則是指雖然身邊很多人,卻沒有心靈上的互動,而產生孤獨感。孤獨已成為一個現代社會現象,尤其是老年健康的重要議題。
● 老病 老化會帶來很多器官障礙,有些疾病會服用一些引發憂鬱的藥物,凡是干擾到免疫、類固醇、巴金森氏症的用藥,會讓人情緒較不穩,影響其身心狀態。
● 久衰 因生病拖延,尤其是慢性病程容易受折磨,人也會形成衰弱失能的狀態。
Q 抗憂鬱的藥物需要服用多久才有效益?還有其他治療方式嗎?
情緒調整藥物,不像高血壓或糖尿病用藥,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果效。老年人用藥也需要謹慎而行,通常以較低的劑量起始,所以需要有耐心。切記不能因為情況稍為好轉就停藥,想停藥需經由醫生視其狀況作出判斷。自行停藥若有復發現象,反而需要比一開始更長久的時間。一般來說,整個療程約需要六至九個月,這是最基本的時間。
除了藥物治療,還有非藥物治療,如運動、音樂療法、藝術療法、心理治療等,陪伴者或家人常傾聽長輩的心情,也會對痊癒有幫助。此外,每天曬曬太陽,不只在心理上覺得舒暢,也有生理效益,稱為光照療法。
撰文:蔡佳芬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