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社會議題產生,可能會有相關的知識、法條、注意事項等等,但因著人們閱讀習慣與方式的改變,比較不會選擇長篇的文章,反而希望在「短」時間之內,吸取到自己想得到的知識,因此「懶人包」就這樣產生了,但若只閱讀「懶人包」裡面的資訊,是否等於完全認識所有的知識內容呢?
為什麼大家喜歡「懶人包」?
現在大家追求知識吸取的快速,許多人都希望能在茫茫網海中,快速撈到自己想了解的資訊,但又不想花時間去看長篇文章,或是花費心力去蒐集資料歸納內容,因此產生了「懶人包」這個風潮。所謂「懶人包」,通常由網路小編進行吸收與歸納,用表單、圖表方式來呈現,短篇的文章,條列式的內容,滿足了使用者的需要,讓人能在短時間、快速得知所要的資訊,這就是大家為什麼這麼愛用「懶人包」。
「懶人包」衝高點閱率
一個聳動的標題,能夠吸引使用者的眼球,例如,「五分鐘帶你瞭解天下事」這類型的標題,就能衝高點閱率。對於網路編輯者來說,點閱率好與不好,代表這篇網路文章是否有效益,每個編輯都會想盡辦法衝高點閱率,因此,網路上的資訊與事實很可能會有落差,需要每一個網路使用者透過自我的思辨力,來判斷資訊的完整性。
「懶人包」的資訊內容是否中立
每個資訊傳播者都會有個人的偏好、觀點、立場,就懶人包來看,懶人包發起人一定會有自我的立場,雖然整理的是社會議題內容,看似要採取中立立場,但能否完全中立,這並無法有精準的認定,還是關乎著「品牌效應」,也就是說發起人自我的影響力,若是一位網紅,可能就吸引比較多人會關注這件事情,這是人性的顯現,也就是所謂的群聚效應。
如何吸取「懶人包」資訊?
「懶人包」的確可以讓我們對議題快速入門,但需要注意的是:第一,需要有判斷的能力,大部分短文無法將全盤的脈絡解釋清楚,因此網路使用者需要有能力去分辨「懶人包」資訊。第二,不要人云亦云,若只看某一個論點,或者跟風去相信資訊的真實度,就會造成許多不必要的混亂。
「懶人包」的產生也反映出人們在網路世界的狀態,對於資訊需求速度會影響資訊的完整度,有時為了想要贏得點閱率,卻缺少完整性的資訊,就可能人云亦云。因此,當我們在面對這樣的新世代,還是需要回到書本,回到自我分辨能力,更需要提升自己的知識與專業素養,當我們擁有這些能力時,再去了解網路上的資訊,就不容易盲目跟風,也才能夠讓網路工具發揮正面的影響。
歡迎收看:家庭八點檔~網路使我知識豐富or貧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