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者得愛~鄭秀文
2005年拍完最後一部電影後,鄭秀文突然銷聲匿跡,引起媒體高度好奇,甚至一度傳出重病與死訊等負面消息。這段長達三年的非常時期,是她人生最黑暗,也是她真實經歷上帝的關鍵時刻…
- 2018-10-31
- 發表在 人物見證
圖/好消息電視臺
編/家庭好消息小編
1990年開始至今,華語樂壇天后級的超級藝人,鄭秀文,她的專輯在全球銷量已累積突破了2500萬張,成為香港最成功的女歌手之一,同時也是香港影壇最具號召力及片酬最高的女星之一,演出過多部賣座電影。
2005年拍完最後一部電影《長恨歌》後,鄭秀文突然銷聲匿跡,引起媒體高度好奇,甚至一度傳出重病與死訊等負面消息。這段長達三年的非常時期,是她人生最黑暗,也是她真實經歷上帝的關鍵時刻。
2010年,重生得救的鄭秀文再度站在舞臺上,她帶著一顆被熬煉過,又充滿使命的心腸,藉著音樂告白自己的信仰歷程,並用屬於鄭秀文式的風格為上帝代言,傳達她心中洶湧澎湃的愛和信念。
真實的一面
鄭秀文在1999年參加香港第七屆新秀歌唱比賽,榮獲第三名,便踏進歌壇,她回憶說她之所以去參加比賽,是因為她學業不太好,而她比較有興趣的是唱歌,所以就抱著嚐試的心態去參加比賽。
她做任何事都義無反顧,勇往直前,這種堅強的意志力使她有了今日的成就,不過這也為她帶來碰撞與傷害。她追逐社會所灌輸的錯誤價值觀,將排名、金錢和美貌視為她生存的價值。
為了在娛樂圈中長盛不衰,鄭秀文有段時間常常去算命,她想藉此預知並掌控未來,這是她信主之後,最不願意曝露的事。另外她也曾為了保持身材,連續七天只吃兩顆蘋果;在拍攝《瘦身男女》期間,更是在短時間內增肥減肥,這個過程使她的身體與心靈更弱了。
憂鬱症爆發
2005年,拍完《長恨歌》這部電影最後一個鏡頭之後,鄭秀文好像一盞油盡的枯燈,不得不停掉所有的工作。她透露自己是帶著憂鬱症去拍《長恨歌》的,另外還有很多廣告合約,也因為憂鬱症而無法履行。
為了擺脫憂鬱的吞噬,鄭秀文廢寢忘食地閱讀,投入每一本小說的角色裡,她白天睡覺,晚上才起來活動,曾經一個月沒照鏡子,七天沒洗澡。她剛開始沒意識到自己得了憂鬱症,因為她選擇逃避,不面對、不觸碰,也不承認。
神拯救失喪者
在鄭秀文憂鬱最嚴重的時候,她常常聽到一個聲音說:「鄭秀文,這次可以救你的,不是醫生,是我—上帝。你祈禱吧!」這個聲音強烈而持久地縈繞在鄭秀文的耳邊。
她想起十幾歲時,基督徒的姐姐帶她做過決志禱告,於是開始向神禱告,求神開路。八個月之後,上帝帶領她去參加一個查經班。首次到查經班,鄭秀文一聽到詩歌就淚流滿面,負面情緒也跟著釋放出來,那是一種很安靜的崩潰。
在聖靈的光照下,她開始真實地面對自己,深知只有上帝才能扭轉她的人生,於是放膽將自己交給上帝,靠著上帝給她的信心走下去。
為了走出低潮,也為了能再勇敢面對人群,鄭秀文求上帝給她勇氣,讓她開一場演唱會。演唱會當天起床之後,她感觸良多地寫了一封信給自己,然後在演唱會現場讀出來,令在場的歌迷唏噓不已。
義無反顧為福音
重新投入工作之後,鄭秀文不再像以前一樣,拚命追求成就感,反而對於福音專輯的出版,及寫見證書有很大的使命感。她覺得自己辛苦熬過的那三年是值得的,因為很多正處在痛苦中的人會來找她,也有很多人對於她如何從信仰中得幫助,感到相當好奇,她很甘於成為幫助人的角色。
關於出福音專輯這件事,鄭秀文一點也不擔心市場的反應,因為上帝把平安放在她心裡,沒想到福音專輯在香港一發行,銷售量直沖而上。她捐出全部的版稅,幫助了很多慈善機構,「你越不去擔心,動機越純淨,上帝幫助越大。」鄭秀文從神領受到極大的平安。
鄭秀文還寫了一本書,書名叫做《義無反顧》,用她的生命為上帝作見證。因為不想公開自己的真實面,她坦言原本並不想寫這本書,掙扎很久後,還是順服神,把書寫出來。
完成此書之後,她發現當她敞開自己,憂鬱症就畫下句點了,那時才得著了痊療。上帝不僅給鄭秀文嶄新的生命,也磨掉她個性中許多的弱點與缺點,使她更願意順服神。
聖經使她明白愛是不自誇、不張狂,所以更珍惜與人的關係。如今的鄭秀文對於與家人相處和愛情,不再如同過去只會被動接收愛,而是成為能主動付出愛的人。
對於「愛」有了嶄新體會後,她開始到醫院傳福音,也曾到雲南山區當了一個星期的老師,住在當地一位老婆婆家,雖然粗茶淡飯,心靈卻像吃了補品一樣,生命也更豐盛了。
如今的鄭秀文像個關懷天使,她寧可把時間用來傳福音,或是聆聽朋友的困難。她說:「上帝的愛不偏不倚,只要信靠一定會找到。如果你還不是基督徒,建議你從對上帝小小的禱告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