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心跳停止7分鐘的「巴掌女孩」,靠著信仰的力量,擁有與別人不一樣的恩典~
每個生命都是上帝珍貴的禮物,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寶貝;無論遭遇多大困難,當我們緊緊抓住祝福的源頭,哀哭終將變為跳舞…
- 2020-03-11
- 發表在 人物見證

在「空中英語教室」擔任老師的年輕夫婦Campbell和Linda,總在觀眾面前展現樂觀、活潑的一面。但在照顧早產兒恩臨的過程中,要如何克服一道道關卡,活出喜樂,這就是信仰與生活的真正考驗。
愷伯和魏琳這對年輕夫妻,不僅外型亮眼,生長背景也相似,都是小時候隨著家人移民美國。
從小在教會長大
魏琳到美國時才七歲,爸爸媽媽移民美國的原因,是希望孩子能受到較好的教育,當他們打算搬到好一點的學區就讀時,經濟卻出現困難。「我們原本的房子地點不好,很難出售,但我們無法同時負擔兩棟房子,這讓爸媽很苦惱。」魏琳爸爸有一位朋友是基督徒,知道他們的狀況後,就帶他們去教會,牧師鼓勵他們向上帝禱告,只有上帝能夠幫助他們。
「我們向上帝禱告,舊家一定要在短時間賣出,後來真的賣掉。爸媽非常守信用,就帶我們三姊妹去教會,同一天受洗。雖然當時我才九歲,但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從此以後,魏琳就是教會孩子的模範,無論帶領敬拜、禱告會、查經班……,都有她的身影,高中和大學的團契主席也都是她。
而先生愷伯是四歲時到紐約,父母當時在美國讀神學院。「爸爸申請到學校時,媽媽剛好懷孕,所以媽媽是兩年後才過去讀書,而我就留在台灣給外婆照顧,等四歲了才接我過去。」雖然很多人說孩子小,很多事沒有記憶,但愷伯卻不這麼認為,他說:「我會覺得他們是不愛我,才會把我一個人留在台灣,甚至還問媽媽我是不是領養的,讓媽媽也很受傷。」
進入青春期後,愷伯叛逆的因子就蠢蠢欲動。大學時想要自由的生活,就選擇離家到遠一點的地方念書。「沒有爸媽管我,我就玩瘋了。因為喜歡演戲,劇場排練多半在週末,我順理成章就慢慢脫離教會生活,不去主日了!」這些劇場的朋友,多少有些壞習慣,他也跟著學,但始終有罪惡感,因為那些行為是從小不被允許的。
「有天我終於下定決心,乾脆不要再當基督徒,不要相信那些教導,這樣我應該就會很開心。但當有這個念頭時,心裡有個聲音問我,如果上帝是真的呢?如果祂說的是真的,你這樣去做,你知道往後會到哪裡去嗎?我冷靜下來,有一個聲音出來:『Campbell我愛你』。那是我第一次清楚聽到上帝對我說話,之後才慢慢重新恢復教會生活,也逐漸修復和父母的關係。」

巴掌姑娘
大學畢業後,愷伯和魏琳不約而同回到台灣,進入「空中英語教室」工作,這份千里姻緣很順利,卻在生產的事上,遇到大考驗。
「懷第一胎時,一切還在適應,卻突然大出血,孩子就流掉了。好一陣子我都不出門,有一點憂鬱的傾向,很挫折。」魏琳內心其實對上帝有疑問,她知道神與她同在,但是不明白在流產的當下,神為什麼沒有出手相救?「後來一個朋友跟我說,耶穌上十字架時,神也沒有幫助祂。聽到這裡我就崩潰大哭,因為像我這樣的罪人,如此愛自己的孩子,上帝卻願意為我們捨掉祂的愛子,這是何等大的愛,我無法想像,之後就慢慢走出來。」
一年後他們又懷孕,但這次卻碰上早產。「那時25週,我以為是脹氣,結果是子宮收縮,醫生緊急剖腹,生出來才654克,心跳甚至還停止7分鐘,搶救才活過來。」醫生告訴他們夫妻,孩子就算幸運能活下來,成長也會有很大問題,要他們有心理準備。但愷伯和魏琳始終堅信,大女兒恩臨在神的手中,神一定會幫助她。
出生三天後,魏琳第一次看到全身插滿管子的孩子,眼淚立刻飆出來。「一個護士抱著我、安慰我,她告訴我媽媽的情緒會影響孩子,一定要堅強。當下我就跟上帝說,我要當女兒的啦啦隊,不在她面前掉淚,給她正面力量,一起努力。」
夫妻倆雖然從小在教會長大,知道聖經的教導,但當危難真的臨到時,才是考驗信仰的時刻。「我想我與其他早產兒媽媽最大的不同,就是我知道我的神是誰,我把對自己的負面情緒、罪惡感都丟給神。耶穌的平安是真實的,就像坐在椅子上,可以靠著休息一樣的感受。」
上帝的禮物
大女兒的成長,相較一般所謂的正常進度,確實有些緩慢,但他們學習調整眼光,為每一個進步獻上感恩,「像我們老二成長就非常快,我們反而覺得跟姊姊比不正常。」他們笑著說。
恩臨現在進入小學就讀,魏琳為此特別和每位老師、家長溝通。「恩臨確實發育比較慢,因此需要多和一般孩子互動。但學習是互相的,我相信恩臨會為班上帶來祝福,因為其他孩子也會從恩臨身上,學到很多不一樣的功課。」現在魏琳生了第三胎,她相信掌管生命的主,會為一切負責,因為他們真實經歷過,現在仍在經歷著。
每個生命都是上帝珍貴的禮物,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寶貝;無論遭遇多大困難,當我們緊緊抓住祝福的源頭,哀哭終將變為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