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呼吸的老房、有靈魂的老屋-公園路321巷的老厝阿嬤
老厝阿嬤:您好嗎?
好久沒有回來了,我們興奮的尋找屋裡留下的痕跡,屋外院子的雞蛋花樹、柱子上紀錄著身高的刻痕、屋梁上留有盪鞦韆的擦痕、棉被櫃裡的捉迷藏,還有這午后溫暖的陽光、徐徐的涼風。不管經過多少個春夏秋冬,老厝阿嬤一直等待著我們……謝謝您溫暖的守候。
有一回到花蓮演講,提早了兩小時抵達,接待我的老師便提議,開車帶我在花蓮市繞一繞。
「有沒有特別想去的地方?」他禮貌性的問我。
「有!我想去美崙的民享七街六號。」我的斬釘截鐵讓他驚詫的睜大眼睛。「那是……」他好奇的問。
「我四歲前住的地方。」
我至今還能將四歲前居住地的住址,毫無猶疑的坦坦道出,他只能搖搖頭,開啟衛星導航。「那個地方連我都不太熟……」
果真,車子駛近巷弄時,他看錯導航的方向,完全開反了。最後憑著我對老家門前,那棵巨大高聳麵包樹的印象,終於找到小時候住的海邊小房舍。但因時間有限,我也只能隨著車子緩緩繞行,端詳那間陪伴我四年的老房子。雖只是匆匆一眼,卻讓我的心在返回台中的一路上,澎湃不已……。
一間房子之所以能成為「家」,完全是因為住在裡面的「人」使然。家人間的緊密情感,意義上便不僅是房子,而是家的一份子。即使有一天搬離,甚至房子老舊斑駁,但隨著記憶的不斷回溯,人與房子間的情感,也不會隨時間巨河的淌流,被沖刷消褪。
這就是我們決定尋書,去拜訪「老厝阿嬤」的原因。那間坐落於台南公園路321巷眷村裡的老房子,不僅是方媽媽一家人居住近三十年的老房舍,更是一路陪伴他們生活和孩子們成長的「家人」。
這間日據時代興建的房子,原本屬於成功大學的教員宿舍,前些年因為老舊險遭拆除,但經過方媽媽與社區居民的奔走請願,終於以「藝術園區」的形式完整保留下來。
笑臉盈盈的方媽媽迎我們進門後,便帶著我們尋找書裡面,所記錄的衣櫥、鞦韆、樹屋,和那根有著孩子們身高刻痕的柱子。聽她一邊看著相片,一邊娓娓說著一家人在老厝生活的點點滴滴,一段看似漫長的歲月,在方媽媽的解說下,彷彿又在我們眼前歷歷重現。
幸運被保留下來的老厝,現在成了藝術家進駐創作的天地。我很喜歡這個將藝術和歷史結合的構想,透過藝術家的創意和想法,讓這些歷史建築與時代再度接軌,使年輕人更有興趣接觸這些老房子,傾聽隱藏其中的動人故事,並藉由注入的藝術活水,重新賦予新的生命。
接著,我們在文史工作者郭柏羽小姐的引領下,走訪這個老社區,透過那些已經消失和有幸存留的歷史遺跡,傾聽我們都來不及參與的老故事。那些已經消逝,只能以相片取代,卻保留下來的脈動,依舊延續這裡的生命與記憶。
十七世紀英國的宣教士湯瑪斯.富勒(ThomasFuller)說:「記憶是我們心智中,一間儲存著無數珍寶的房子,我們可以隨心所欲帶著走,時刻玩味,永遠不會老舊凋零,甚至還能流傳亙古。」記憶形塑我們現在的模樣,特別是有情感的記憶,更成為永遠滋養我們生命的養分。正如同方家姊姊在搬離老厝時,所寫下的文字:「我相信老屋是有靈魂的。」即使房子內外已經老舊斑駁,依然能在我們的記憶中,熠熠散發生命的光彩。
阿達叔叔的心得札記
時間一直向前推進,但回憶卻不斷地往後追溯,他們有辦法攜手同行嗎?今天我們透過《老厝阿嬤》這本書,走進方媽媽的這間老房子。這裡的老房子本來是要被拆除的,但因著一個改造的舉動,和一些藝術家的進駐,讓原本看似老舊無用的東西,展現了新的生命風貌,也帶著這些過往的回憶,邁向繽紛多彩的未來。所以,下次當你打算丟掉一件老東西時,不妨想想看,有沒有什麼創意,讓它展現新的生命,使美好的回憶可以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