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阿瑟為子祈禱文中,有一句話十分打動人心:「在誠實的失敗中,毫不氣餒;在光明的勝利中,仍能保持謙遜溫和。」(Be proud and unbending in honest defeat, and humble and gentle in victory.)這也是我們從小到大,常常在精神標語上看到的「勝不驕、敗不餒」。但知易行難,如何讓孩子真正做到這項美德?
無條件接納的力量
荷蘭烏特勒支大學(Utrecht University)曾經做過一項知名研究,邀請二百四十七位年齡十一至十五歲的兒童和青少年,分別進行兩階段的「心理實驗」。
第一階段,孩子們被分成三組,發下紙筆請一人寫一則故事。第一組孩子口述並寫下曾經被同學「無條件接納」的經歷;第二組孩子寫下「必須做對事情才受朋友認可」的故事,就是「有條件被接納」的負面經歷;第三組孩子則隨便寫一段平淡無奇的事件。
無條件接納的經歷,像團體比賽中失誤的孩子,被同學們接納包容,不因個人失敗而損害彼此之間的友誼。有條件接納的經驗,是像「下次再如何如何,我們就不喜歡你」之類的情境。當三組學生完成任務後,研究者就暫時離開,沒有特別解釋原因或理由。
三週後,學校進行例行考試,成績放榜後,研究者回到學校,請學生們替自己的心情打分數。內容包括「你感覺沮喪嗎?憤怒嗎?或是高興嗎?得意嗎?」之類的情緒指標,以此測出學生目前的自我形象。結果,孩子的成績好壞和自我形象成正相關;成績好的人得意忘形;成績欠佳的學生,多有羞愧感(ashamed)、脆弱情緒(weak/vulnerable)、無助感(powerless)、失控感(out of control),與不安全感(insecure)等。
而三週前被分發到第一組,描寫「曾被無條件包容與接納」故事的孩子,他們即使考差了,也不會太過沮喪或自卑,恢復自信心的速度也比較快;考得好的孩子,也不容易開心過頭、目中無人或驕傲自大。第一組同學已經擁有「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而這正是麥克阿瑟為子所祈禱的美德。
人心最大的渴望—被所愛的人無條件接納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經歷失敗挫折的孩子,只要心裡擁有一點溫暖,不管表現有多糟糕,想起還有人無條件接納包容自己。這個單純的信念,就能支撐他度過情緒低谷,從失敗中重新站起來。這個無條件接納他的人,或許是好朋友、好老師,當然理想的人是父母及家人。這些人所給予的接納和包容,讓孩子在成功時,知道所獲得的榮耀並非一己努力可達成,而是愛他、關心他的家人朋友,帶給他心理和實質上的支持,而不至於驕傲自負。
如果希望孩子能「在誠實的失敗中,毫不氣餒;在光明的勝利中,仍能保持謙遜溫和」,就從今天開始,期許自己扮演孩子生命中的支持者;當他犯錯時,一起努力改變但不指責,希望孩子知道,父母的愛在任何時刻,都無條件接納他被創造的樣貌。
愛家顧問團
空有幻想而缺乏行動~by 呂家馨 職能治療師
麥克阿瑟祈禱上帝陶塑兒子,要篤實力行而不空想。心理醫生珍.博克(Jane B. Burka)曾經出過一本《拖延心理學》的著作,提到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孩子,容易無法按表操課,因週遭的狀態而無法專心,有些人則對於做規畫有困難且容易動怒。愛拖延是ADHD的其中一種症狀,當ADHD要做複雜用腦的事時,便傾向拖延且難以開始,開始後亦難以集中精神處理。需要留意是否在生活不同層面也會發生,及對生活的影響程度。例如準備出門時,解決拖延的方法:1.利用沙漏或碼表倒數計時2.列出完成任務的步驟3.延遲享受。
童年失憶症~by 張智銘 耳鼻喉科醫師
麥克阿瑟將軍期望兒子能記取以前的教訓,然而多數人都不記得自己3歲以前的事,這是心理學家佛洛伊德所謂「童年失憶症」的自然現象。不過,人對最初的人生並非毫無記憶,至少在7歲以前,仍能想起3歲前偶發的事情。
根據最新的兒時記憶研究(Bauer & Larkina, 2013),研究者發現,5-7歲的孩子,還能想起3歲的事約6-7成;到了8、9歲,3歲時的記憶只剩下35%。然而,前者對細節過程卻印象模糊;年紀稍長記得的事變少,卻能記得細節。7歲左右,大腦仍在練習為「長程記憶」編碼,大腦神經元持續建立連結,新的經驗不斷增加、強化,較小的記憶和不常使用的連結,會慢慢被修剪、拋棄,於是產生「童年失憶」。專家解釋,人從學會了解日、週和四季的概念,在實體事件、訊息編碼過程中,慢慢認知「自我」,了解記憶如何生成,對人類來說有重大的意義,因為記得過去,才能了解今天的自己。
父母的期待對孩子的影響是什麼?~by 陳品皓 臨床心理師
麥克阿瑟將軍對唯一的兒子,充滿了很高的期待,到底「期待」這件事,對孩子的影響是好或不好?有研究者讓一群小學生做心理測驗後,交給老師智力非常好的學生名單。過了一段時間,發現這些孩子的表現,有明顯的進步,這位心理學家公布所謂智力高的學生,只是隨機抽出,為何他們還會有明顯的進步?應該是老師用積極正面的態度對待這群孩子,也發現學習動機不強的孩子,會把學習和智力好與否連結在一起,給自己對讀書沒興趣的理由,因此呼籲家長老師要看重學習應該是優勢能力+學習技巧,不要再將學習與智力畫上等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