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命的降臨,往往讓一個家庭興奮又緊張。在忙著添購家具和嬰兒用品之餘,隨著政府提出各式育兒補助,「育嬰假」也成為許多父母討論的話題。
請育嬰假的原因,包含想多陪孩子長大、對托嬰環境不放心…等等。這個決定有得也有失,請假的父母可能因此失去工作年資與升遷機會,損失半年至兩年的薪水──育兒和工作二選一,實在好為難。
贊成或不贊成
「妳這樣會跟社會脫節啦!」「男人就是要出去工作,請什麼育嬰假?」請或不請,心境錯綜複雜。經濟能負擔嗎?雙方父母是否支持?為此大吵一架的夫妻也不在少數。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不能放棄。爸媽的人生卻也只有一次,正值精華歲月,職場一中斷就是半年、兩年,未來如何銜接?誰要犧牲?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已不是答案,女性專業技能的成長與發展也是人生重要的一部分。也有期待育嬰假的父母,相較工作壓力,育兒反而是種放鬆,或是藉由育兒療癒受傷的童年。
理由千百種,沒非得怎麼做,更沒誰對誰錯。撇開經濟因素與職涯考量,重點還是剛出生的寶貝,他需要一個主要依附者讓他感到安全,這才是育嬰假的重點。
爸爸也請育嬰假?
育兒是夫妻共同的事,爸爸當然也可以請育嬰假。因著性別框架與社會期待,選擇請假的爸爸較少,然而孩子的安全感建立,爸爸並不遜於媽媽。只要孩子身旁有能適時回應需求的照顧者,媽媽上班、爸爸顧孩子也很好。
魚與熊掌無法兼得,要賺到同樣的薪水又要全時間照顧孩子,只會讓自己身心俱疲、壓力大又顧不好家。支持彼此的生涯發展是先生與妻子的責任,不要總提誰為誰犧牲,兩人同划一條船,共賞沿途美景,平安抵達目的地比較重要。
召開育嬰家庭會議
育嬰假牽動著整個家庭的規劃,一場會議絕對必要。每位同住且分擔育嬰責任的人都可以參加,由爸爸主持,三步驟:一、說明育嬰的任務和壓力。 二、討論請育嬰假的可能性。 三、誰來請假?請多久? 雙方財產和生涯計劃都要納入考量。
育嬰假考驗夫妻對彼此的愛與家庭價值觀的一致性,不代表養育責任從此落在請假的一方。家庭會議提出的計畫要經常複習,保持討論與更改的彈性。
歡迎收看:愛+好醫生~育嬰假爸媽誰來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