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幸福婚姻
  • 親職教養
  • 樂齡人生
  • 家庭經營
  • 婚前交友
  • 親子旅遊
  • 醫療保健
  • 健康飲食
  • 人物見證
  • 直播 Live
  • 隨選節目
  • 節目時間表
  • 國度報導
  • 好消息講台
  • 支持好消息
登入
  • 直播 Live
  • 隨選節目
  • 節目時間表
  • 國度報導
  • 好消息講台
  • 支持好消息
GOODTV 官網

  • 幸福婚姻
    • 夫妻溝通
    • 婚姻輔導
    • 愛的語言
    • 男女大不同
    • 衝突處理
  • 親職教養
    • 好媽媽
    • 好爸爸
    • 幼兒/學齡
    • 性教育
    • 生命教育
    • 青春期
  • 樂齡人生
    • 老年照護
    • 銀髮生活
  • 家庭經營
    • 家人關係
    • 家庭藍圖
    • 資源管理
    • 離婚議題
  • 婚前交友
    • 兩性關係
    • 分手智慧
    • 危險情人
    • 婚前輔導
    • 約會守則
    • 單身未婚
  • 親子旅遊
    • 孩要去哪裡
    • 旅遊規劃
    • 注意事項
  • 醫療保健
    • 兒童疾病
    • 心田細語
    • 衛教知識
    • 青少年身心
  • 健康飲食
    • 美味食譜
    • 飲食保健
  • 人物見證
首頁親職教養性教育《愛+好醫生》性教育的四階段

《愛+好醫生》性教育的四階段

台灣現代家長,幾乎不太避諱談論「性教育」這個議題,然而性教育的範圍相當廣泛,有很多主題其實跟「性行為」本身毫無關聯…

  • 2018-12-14
  • 發表在 性教育親職教養

撰文◎黃瑽寧醫師

        台灣現代家長,幾乎不太避諱談論「性教育」這個議題,然而性教育的範圍相當廣泛,有很多主題其實跟「性行為」本身毫無關聯,內容可能屬於生理學、心理學,甚至是社會學科。例如,向自己的小孩解釋男女生理構造,爸爸有小雞雞,媽媽與妹妹沒有,這只是在「認識人體器官」,屬於生理學的範圍。

性教育第一課:自我保護

        擔心孩子不雅動作,三不五時抓鳥摳屁股,甚至有嬰幼兒自慰動作,這是在「認識幼兒的好奇心、自我探索,以及自我安撫行為」,屬於一般小兒科學的範疇。教導孩子保護身體,不隨便讓人觸碰,也不隨便觸碰別人的身體,這是在「學習人際界線」,屬於社會學的一環。

        大家應該可以清楚辨別,這些幼兒時期的好奇或不禮貌行為,甚至不雅的言語,基本上都與成年人腦中的「性行為」毫無關聯,因此在給予教導的時候,不要先入為主將大人的邏輯,帶入他們「其實並不在乎成年男女在做甚麼」的幼小心靈中。

内容隨年齡推進

        進入青春期之後,性荷爾蒙開始分泌,性教育的內容將推進到兩性尊重,破除刻板印象,最後進入情感教育、疾病防治、性行為的自我防護,以及傷害的修復等等。這段期間的性教育,才會真正觸碰到「性行為」本身,與幼兒時期的性教育切入點,有明顯的差異。

        當幼兒問父母:「我從哪裡來的?」很多家長就開始緊張,覺得必須從性行為開始介紹,看繪本查考精卵在哪個部位受精……,其實根本不需如此鉅細靡遺的報告。當然,父母若希望自己的孩子更早學習人體生理學,也無不妥,然而在天平的另一極端,你如果只回答孩子「是從媽媽肚子裡出來的」,或者「長大一點我再告訴你」,這些答案一樣沒有不OK。畢竟孩子在這段期間,他們只在乎我是不是從父母而來,父母是否無條件愛我,就夠了。

性教育的關鍵:父母的榜樣

        在學術理論中,孩子只要在童年時期,與父母建立穩定的依附關係,未來在談戀愛時,也會傾向彼此尊重與懂得保護自己。因此,幼兒時期最重要的性教育,除了認識身體差異之外,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接納、無條件的包容,與無私的愛,才是刻不容緩,要付諸執行的性教育!

        先「被所愛的人接納,擁有自信心與安全感」,進而「喜歡自己、保護自己」,然後懂得「尊重他人,明白愛的真諦」,最後才進入「生理上的性教育」,這四個步驟循序漸進,才是完整的性教育。諸位新手父母別想太遠,讓我們先從夫妻示範彼此相愛,每天讓孩子感到心安,以及無條件的愛孩子開始做起吧!

Q:甚麼是性教育?到底誰教比較好?

A:性教育不是只有性生理,或性行為的教育。除了生理之外,也有心理、社會、倫理、法理、病理這許多層面。國小有課綱,但在學齡前,父母責任最大,性教育也在這段時間最重要,所以父母應該是孩子第一個性教育老師。孩子還小的時候,誰最自在就誰談,大部分是因媽媽負主要照顧責任,包括吃、穿、器官等名稱、與人互動,可是爸爸也不能缺席。

Q:父母親在性教育上扮演什麼角色?

A:孩子成長過程中,父親講話的份量比母親重,能幫助孩子在成長中的自我認同,或人生探索過程中各種事物的認同。國外研究父子關係好,兒子會在父親身上學到男性的性別角色,是很好的楷模示範。這和媽媽不同,青少年時期若父子關係好,爸爸明確告訴孩子,青少年不適合發生性行為,青少年延後發生性行為的比例最高。至於女生,若與父親關係好,會比較懂得怎麼與異性相處。

        性教育其實是身教重於言教,在孩子進學校之前,爸爸如何對待媽媽,或媽媽如何對待爸爸,父母又是怎麼愛孩子,在他們認識別人時,就會轉化成她對別人的愛,所以父母的互動也是性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環。

 

歡迎收看完整節目:

想經營美滿又「性」福的婚姻,你一定要「刻意」看看這篇!

  • 2018-12-14

從女強人回歸到平凡主婦,敞心迎基督,靠主翻轉人生的價值!

  • 2018-12-17

標籤

  • 黃瑽寧

相關文章

0 comments
好媽媽好爸爸家人關係家庭經營幼兒/學齡親職教養青少年身心

「排行會造成孩子個性不同」是迷思?有科學論證?

0 comments
衛教知識親職教養青少年身心青春期

避免青少年染毒,家長預防有方法

0 comments
好媽媽幼兒/學齡

戒母奶,該怎麼做最好?

0 comments
親職教養

幫助孩子發展”成長型思維”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

關於好消息

  • GOODTV+
  • 與我們聯繫

更多好消息

  • 國度報導
  • 好消息講台
  • GOODTV好音樂

每日靈糧

  • InTouch 生命的觸動

關注好消息

  
Copyright © 2019 好消息家庭網 關閉 RWD
  • Design By Design-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