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envato
心理諮商在西方國家司空見慣,但對東方人來說似乎是一種羞恥或示弱的表現,到底人心中複雜的感受或焦慮,是否需要尋求專業來抒發或解決?
投其所好非給己所要
遇到問題時,一般人會談心的對象是閨蜜,那家人呢?呂奕熹老師表示,大多數的人在家人遇到問題時,希望能提供幫助,只是往往是用自己的角度去想,即使盡心援助,但對方卻不是那麼需要。又因為是一家人,付出時自然會期待對方有回應,卻未如預期。心理師不是涉入家務或站出來做甚麼,主要是幫忙個案或家人思考,疏通觀念或指引方向,而非單憑情分直接跳進問題中。
莫茲婷老師說,除了個人諮商外,有時需要做伴侶諮商或家庭諮商,個案問題可能牽涉到的關鍵人物,需要一起會談。一方面讓關鍵人物明白事態,知道如何協助;一方面若這個關鍵人物就是問題的源頭,更需要彼此敞開心的會談。
馬度芸比較常接婚姻諮商的個案,經常感受到夫妻雙方期待不同,也許一方認為問題已解決,但另一方卻希望可以更深入問題核心。近幾年來,男性求助的比例明顯增加,呂老師說過去男性多半會壓抑情緒,現代有很多男性漸漸接受自己有狀況也可以求助的觀念。而且,有時先來諮商的不見得是最有問題的一方,反而是伴侶加入後,才能正中問題的核心。
左涵瑄的諮商對象主要是兒童,但她說往往情況是「買一送二或買小送大」,常聽到:「有一種冷叫做你媽媽覺得你冷」這樣的話是其來有自的。因為在諮商過程發現,父母對孩子的關心或管教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很多家長本身也沒有健全的童年,所以也需要被教導,如何針對孩子的需求作出調整。
家人是助力還是阻力?
錢玉芬老師說,家人往往是好意,但卻未必知道如何幫忙。有時個案本身只需要被同理,家人未必需要大刀闊斧地伸出援手,只要一些同理的話語或行為表現就夠了。
呂老師說,以球類運動來說,夫妻就像網球中的雙打,如果其中一個人很強,老是去接球、殺球,另一個人完全被晾在一旁,打起球來就沒有樂趣可言。而家庭就像打籃球,如果隊友中總是有人光會發號施令,不下場比賽,少了人力自然也贏不了對手。家庭成員間關係的流動很重要,心裡的想法更需要流動,每個人的角色與份量都很重要,心理流動的越順暢,關係自然越緊密。
除了到場諮商,個案是否該與家人主動做溝通?莫老師認為要看個案是否預備好了,就算已有心理預備,還是需要做實際演練,確保當個案在溝通時,家人會拋出那些回應,並預備該如何接招或清楚表達等等。
現代人的困擾
呂老師說從諮商的對象來看,青少年比較多的問題是對未來沒有盼望,不論是感情、家人或生涯規劃等,除非自己非常清楚要走往哪個方向,否則這種心態一定會存在。就像聖經所提到的信望愛,愛是最大的,但沒有盼望的思緒,卻是源自沒有信心,很多父母可常表達自己愛孩子,卻又對他沒有信心,孩子感受到這樣的差別,也不會存有任何盼望。
馬度芸說有很多社會新鮮人,會有找不到自己的問題,可能在社交網路上有很多同溫層的美好互動,然而在現實中與人的關係卻未必順暢,這種理想與現實的落差會讓他們感到挫折。此外,父母擔心孩子活在虛擬世界,但也怕給他們太多壓力,其實內心也很拉扯。
左涵瑄認為現今的大環境有很多壓力源,家庭成員也許因為角色、年齡或環境的不同,承受不同的壓力,但又未必能馬上獲得舒壓或解決,因此,情緒就會成為大家自主性抒發壓力的出口,但需要調適得當。
錢老師提到靈性諮商是除了心理諮商之外,另一個需要去探討的議題。例如在離婚的議題上,一個有信仰的人除了情感面之外,還可能要考量到真理(上帝對這件事的心意等)。靈性諮商也並非給出答案,但除了諮商心理師、當事者或相關人物之外,還多了一個陪伴者―上帝。藉著信仰或與上帝的關係、對話,可以幫助個案有更寬廣的思考與經歷。
貼心小叮嚀
「It’s ok not to be ok」的意思是,不論面對心理師或上帝,保持真誠敞開的心,勇於坦承自己,是最重要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