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有看書了呢?國內有一個統計,每五個人當中有兩個人,一整年都不會看一本書。國小生一年平均可以念二十本,等到進入了國中之後,可能因為種種不同的原因,一個月不會看到一本書。為什麼台灣的孩子,慢慢地變得不愛看書了呢?如何從小培養好的閱讀習慣呢?
產生動力是優先
一定是要閱讀文學的作品才算閱讀嗎?紓壓不燒腦又好閱讀的輕小說,孩子容易產生情感上的認同、角色上的想像,往往一頭栽進去;而有的孩子只看圖鑑,對上頭的動物如數家珍,卻對文字不感興趣,該怎麼辦呢?
家長不妨了解,孩子剛開始閱讀時,會先抓喜歡的東西來閱讀,有的孩子拿的永遠是科學類型,對文學毫無興趣,反之亦然,其實大人也是如此。因此閱讀,關乎每一個孩子擁有不同的興趣與天分,身為陪伴在旁的家長,能做的是有沒有幫助拿到孩子易入口的東西讓他吃?有沒有發覺每個孩子不同的天賦,把孩子閱讀的胃口一點一點打開?
例如:發現學校同儕的話題圍繞著「武俠」,孩子卻搭不上話,便吸引孩子開始閱讀武俠小說,進而產生興趣,把金庸全集看完;知道孩子立定志向未來想要當機師,於是替孩子挑選了「機艙解密」的飛機大百科;孩子是無法閱讀大量文字的「數理腦」,家長就買「科學實驗王」等等的漫畫,讓孩子從喜好開始建立閱讀習慣。
親子關係才是關鍵
青少年重視朋友,需要話題來建立友誼,家長看到認為不夠好的讀物,先別急著禁止,若是當面批評:「你怎麼看這種東西啊?」他以後就不會讓你知道他在看什麼。不妨藉著機會,幫助孩子挑選合適的讀物,吸引孩子閱讀好書。
青少年與父母之間常需要面對的功課,包括使用手機、網路等等,都會回推到,究竟親子關係好不好?家長與孩子是不是能夠「聊」?孩子在看什麼書,不怕你知道,如此來便能夠及時察覺孩子的閱讀內容。
享受閱讀的美好
撇除這些方法,閱讀其實是一個享受,在閱讀的世界裡,人們甚至忘記時間,我們希望孩子也能體會這樣的享受,讓他日後去尋找更多如此美好豐盛的人生經驗。
因此,閱讀並非一個科目,我們其實是藉由閱讀認識這個世界,在閱讀別人的著作裡面,看到我們可能看不到或感受不了的世界,對於世界有一番新的認知,引導孩子藉由這樣的過程,豐富內在,並看見自己的內心世界。
歡迎收看:家庭八點檔~看到書就想睡,從閱讀到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