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正式上路,12年國民教育至此連貫發展,目標是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且達到終身學習的目標。然而,這套即將影響台灣未來十年的教育改革,卻與過去的九年國教有天壤之隔,不再一次考試定生死、優異成績也不是頂尖學府的唯一門檻,對學生和家長來說,108課綱到底帶來了什麼樣的全新挑戰?
分數不再是入學的唯一指標
108課綱的重要目的就是培育孩子自發學習的能力,不但能夠與自我、他人、社會互動,還有能力實踐所學,讓整個社會共好。學習的重點不再是試卷上的成績,有沒有自主學習的動機?是否具備面對生活和未來挑戰的知識、能力、態度等核心素養?這些方面的評量更重要,也建構出整個108課綱的內涵。
過去滿分給獎勵,考不好就修理,現行教育體制從「高舉標準答案」到「鼓勵終身學習者」,分數比較高也不一定能進某個系所。其實,這樣的概念不難理解:98分和95分到底差在哪裡?配合學業以外的其他表現,才能完整呈現這個人的整體能力。
現在,光靠考試成績進入大學的比例只有20%,其他都是透過申請入學、繁星計畫、個別招生等方式進大學。若家長還用過去的方式盯孩子死讀書,可能會害了他;若學生還只是抱著書本拼命啃,對求學恐怕幫助有限。
進大學的評估項目,還包含過去的修課紀錄、社團活動、學習成果、多元表現和動機──學生是真的對科系有興趣才申請,強烈的動機讓成績成為次項指標。唯有讓孩子脫下「成績至上」的舊觀念,才有辦法教育出一個全人發展、具有明確學習動機的學習者。
用考試評量學習狀況、調整學習步調
滿分給獎勵的制度,難以激起學習者動機,當獎勵消失,為什麼還要好好唸書?家長要改變教育理念,真正的學習不在補習班或考試前一晚,而是課堂上的每一個練習、每一次激發興趣的時刻。讓孩子愛上學習,就是考試考好最強的動機。
考試和考滿分的概念不一樣,考試在108課綱裡更精準的用詞應是「評量」,考滿分代表評量無效,因為無法讓孩子知道還有哪裡需要進步、哪裡有錯誤。評量的目的是為了診斷孩子的學習狀況,能否將所學與生活結合?能否繼續有學習動機?漸進式的持續建立孩子的學習目標。
108課綱仍然給學校考試系統,提供統一性掌握孩子學習狀況的工作,然而個別的指導比過去更重要,孩子的家長不再只是把孩子放到學校就好,需要更多的參與。
多元升學管道:讓孩子找到適合的路發光
108課綱要幫助孩子找到學習動機:為什麼我要努力考試、認真學習?我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具備什麼樣能力的人?當孩子想清楚,父母與老師就更能從旁指引,不再是打一下讀一點。
以前上理想大學只有分數一條路,現在有3~5種升學管道,學生需要口試、準備作品集、社團與志工經驗…等等,焦慮的父母會繼續用過去的觀念,認為每條路都要「備好備滿」,這並不正確。多元升學管道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路發亮發光,不一定要是全校第一名,也可以成為成就自己、愛其所選的學習者。
歡迎收看:家庭8點檔~點燃學習熱情 家長應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