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在一生中,都會經歷心情低落等憂鬱的症狀,在人際交友、升學、工作和家庭壓力的包圍下,憂鬱症也成為現代人最常見的疾病。如何陪伴親友走過低潮?了解,就是最好的開始。
症狀不代表生病,留意季節的影響
季節轉變是「季節性情感疾患」流行的時刻,冬日長夜讓人感到憂鬱,春暖花開的3、4月易激發躁症,氣候改變會影響人體內分泌,有情緒起伏很正常。
喜怒哀樂是人的自然反應,低落情緒不等於生病,憂鬱症狀也不代表得憂鬱症。在臨床診斷上,憂鬱症有九大症狀,包含:1.情緒低落 2.失去興趣 3.體重減輕或增加 4.失眠或睡眠過度 5.精神激昂或遲滯 6.疲勞或失去活力 7.無價值感或過度的罪惡感 8.思考注意力減退或容易猶豫不決 9.反覆想到死亡或有輕生意念、試圖輕生等。
若連續六個禮拜出現5種症狀,特別是最後2項,就有極高的可能是憂鬱症。情況嚴重的病人往往已與外界隔絕,最好能在憂鬱傾向浮出時,就給予幫助。
社交恐懼引憂鬱,輕生警訊要留心
憂鬱症的人往往蓋起一座座城堡,沒有力氣向外求助,所有的情緒在裡面發酵,當孤單難以承受,就會有自殺念頭。
專家分享案例:有對夫妻也走過憂鬱低潮,先生有輕微的社交恐懼,性格沉穩、內斂。當公司將他升遷為管理職,他開始吃不下、睡不著,三個月內暴瘦15公斤,自殺意念、聽覺和幻覺如洪水猛獸一股腦衝來。
每天出門上班,他想的就是「今天可能回不來了」,回到家就躲到床邊,心中痛苦無法表達。妻子也發現先生開始徹夜不睡,不吃飯、不反應,發作時就像一個黑洞,身旁一切快樂都被吸走,甚至想結束自己的生命。
憂鬱症患者的輕生警訊,包含:突然變慷慨,送出具紀念價值或貴重的私人物品。此外,一通告知「即將自殺」電話,其實正是求救的重要訊號,接電話的人可以這樣說:「我沒辦法阻止你這麼做,但如果你覺得這是唯一的方法,我也沒有辦法。我會為你的死亡很難過,但是我無法為你負責,可是如果你願意,我會繼續陪你走。」
強迫緊逼不如擺設筵席、溫柔等候
憂鬱症初期還有能力答應外人邀約,到後期,旁人怎麼想把他拉出來都沒辦法,拉的越用力,他躲的越裡面。與其強迫緊逼,不如製造溫和環境,在外面「擺設筵席」,讓他知道有一群人在陪伴、溫柔的等候他。
避免第一反應就評斷或定義對方的情緒,每個人的壓力感受不同,只要同理聆聽、詢問對方感受、協助整理背後的原因。把自己當成聽眾,別急著替對方解決問題,陪伴本身就是最好的幫助。
歡迎收看:家庭八點檔~白天不懂夜的黑 如何陪他走過憂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