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家庭共享一個爸爸?!各自發展、隨時可以捨棄的婚姻,竟因一片樹葉,浪漫重新復燃…曾陽晴 生命見證
兩人帶著原生家庭造成的傷害走進婚姻,卻因著缺乏溝通與理解,讓夫妻關係每況愈下…層層心門打開時,才發現埋怨是因太在乎,所有的愛都需要練習
- 2023-01-31
- 發表在 人物見證

從小,爸爸就很少回家,每次回家就會給小孩零用錢,曾陽晴上有兩個哥哥、一個姊姊,對爸爸的長期缺席一直習以為常。到了小學四年級,爸爸帶他去參加員工旅行,在遊覽車上,爸爸叫他和一名陌生男孩坐在一起,告訴他:「這是你弟弟。」他才驚覺不對勁。幾個月後,爸爸外面的小三開始來家裡鬧,爸爸索性搬到另外一個家去住,連過節也不會留下來過夜。又過了幾年,曾陽晴更懂事了,他才發現除了小三,爸爸還另有元配,總共有三個家庭正在「共享」同一個爸爸……
仇恨 無法釋放
雖然爸爸不只有一個家庭,卻對曾陽晴這個兒子特別鍾愛。曾陽晴國中時考了全校第一名,爸爸對他說:「兒子,我以你為榮。」更三不五時會帶他去吃生魚片,或是只帶他一個孩子到照相館拍沙龍照,讓他享受和爸爸單獨相處的快樂時光。
雖然在校名列前茅,人如其名陽光開朗,但曾陽晴從來不曾跟同學提到家裡的狀況,只想把這個祕密深埋在心裡,但好景不常,某一天,曾陽晴放學回家,發現家門被貼上封條。原來是爸爸盜用公款,成了貪污犯,爸爸的照片被登在報紙上,同學、師長,甚至連校門口的警衛都知道這事。媽媽跟他說:「你以後有沒有書念,不知道,自己準備好,看著辦。」曾陽晴望著天空,感覺好孤單。從此,他變得自卑,去監獄探望爸爸時,也不願意和爸爸說話。即使考上建中,穿著光鮮亮麗的制服,他仍背負著家庭帶來的羞恥感,內心的仇恨無法釋放。
爸爸出獄那天,曾陽晴故意喝酒喝到吐;他和爸爸形同陌路,連結婚都沒有邀請爸爸參加。
孤單 如影隨形
臺大畢業後,曾陽晴和劉宗慧因著一起創作繪本而開始交往,一陣子後就在法院公證結婚。宗慧的爸爸是個沉默的人,家裡大小事都由媽媽做主,媽媽要照顧六個小孩,排行老么的宗慧經常接收到來自大人的負面訊息,像是:「妳這樣會找我麻煩」、「妳讓我很累」及「糊里糊塗」、「虎頭蛇尾」等標籤形象,讓宗慧感覺自己沒有價值和份量,很想離開家。
然而,這份從原生家庭來的孤單感,持續蔓延到婚姻中,如果沒有即時得到先生的回應,宗慧心裡就會產生很大的失落感。當時曾陽晴在廣告公司工作,壓力很大,回到家只想放空,對於太太的各種狀況都冷處理,兩人的生活越來越沒有交集。婚姻不美滿,藝術創作又面臨撞牆期,宗慧給自己許多無形壓力,讓她不得不開始尋求出路。

轉念 想要回家
因著媽媽是家中的第一個基督徒,平時宗慧也會自己讀聖經,偶爾也會去媽媽的教會做禮拜。婚後第七年,宗慧的爸爸重病,哥哥、姐姐都從國外回來,在美國信主的二姐則拿著新店行道會地址和張茂松牧師名字的紙條給她,從此,她回到了上帝的懷抱中。受洗後,宗慧感覺自己彷彿戴上了一副新的濾鏡,看所有人事物都覺得很可愛,過去的負面一掃而空,整個人充滿喜樂。
宗慧開始邀請先生一起去教會,雖然還沒有真實的經歷,但喜歡研究新事物的曾陽晴對基督教並不排斥,他很快就接受洗禮,加入教會。那時曾陽晴已出版許多兩性著作,經常受邀到各地演講,教會也邀請他去青少年營會演講。演講前,營會總幹事邀請他跪下來一起禱告,總幹事說:「感謝耶穌,讓這位弟兄來做榮耀的見證⋯⋯」霎時,曾陽晴開始流淚,耶穌讓他看見自己生命中的黑暗和驕傲,引領他認罪悔改,曾陽晴止不住眼淚,足足哭了十五分鐘,他告訴耶穌:「我要回家⋯⋯。」他看見,自己的原生家庭是破碎的,他真正渴望的,是天父的家。哭完後,曾陽晴感到肩上的重擔、心裡的焦慮,全都沒有了,整個人感覺很輕鬆。晚上,曾陽晴看行事曆,發現那天正是他受洗後的半年。
回轉 重建蒙福的婚姻
信主後,曾陽晴和太太的關係也有很大的改善,在夫妻營中,透過上帝特別的安排,講師要求曾陽晴和太太上台去扮演一對爭吵的夫妻。平時曾陽晴只要稍一聞到宗慧的火藥味,就會技巧性地避開,阻斷溝通的管道,但這時的他,不得不在台上跟宗慧「吵起來」。這讓曾陽晴回想起兒時經歷,察覺到自己對溝通的恐懼,他害怕衝突和爭吵,以為只要冷靜下來,事情就會過了,沒想到卻讓太太如此受傷。在禱告中,他看見自己的心上有好多扇門,每一次面對爭執,他就防衛地關上心門,但耶穌牽著他從門裡走出來,把他們夫妻抱在懷裡,大大的醫治他的心靈,並對他說:「成了,去服事。」
上帝也讓曾陽晴看見太太的需要,太太喜歡撿落葉,他就在旁邊默默地陪伴她,太太出門,他隨傳隨到、不厭其煩的接送,讓宗慧感覺自己很被重視,枯竭的婚姻愛苗復燃,上帝的愛在中間,使夫妻兩人更合一。
禱告 喚回冰封父子情
神是使人和好的神,尋找有時,失落有時,每一段關係的修復,都有它的時間表,而時間掌握在神的手中。一次,在讀到聖經馬太福音裡關於「饒恕」的經文時,曾陽晴想起了爸爸,雖然距離爸爸入監已經二十多年,傷痛仍在。曾陽晴向上帝說:「我真的沒辦法饒恕,但求祢幫助。」
持續禱告一年後,曾陽晴突然接到爸爸的電話,爸爸因退化性關節炎,沒辦法走路,需要有人帶他到醫院看醫生。在醫院,曾陽晴對爸爸說:「我現在是基督徒,我為你禱告好不好?」說完,他不顧旁人的眼光,用臺語大聲為爸爸禱告,求神醫治父親的行動力,之後更邀請爸爸到教會聚會。
後來,爸爸自己去找了一間講臺語的教會,並通知曾陽晴,他要受洗了。爸爸說:「你知道我為什麼想受洗嗎?因為我看見你的改變。你在醫院為爸爸禱告,爸爸很感動,你是我最愛的孩子,所以我願意相信你相信的耶穌。」
爸爸在世的最後幾年,曾陽晴經常帶爸爸去吃美食、四處走走,爸爸也會和他分享自己年輕時的故事,父子關係逐漸恢復。爸爸信主後,個性變得柔軟,從小受日本教育長大的他,向來是個傳統剛硬的大男人,要他向人認錯道歉,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但有一天,爸爸卻特地打電話,把住在附近的姐姐叫到家裡,跪在姐姐面前,說:「你聽好,爸爸這一生做錯很多事情,都沒有跟你們道歉,你去跟你的兄弟姊妹說,爸爸對不起你們,請你們原諒。我不好意思跟你媽媽講,請你去跟你媽媽講,這一生辛苦她了,我對不起她,請她原諒。」
姐姐沒有跟任何人提起這件事,直到兩個禮拜後,爸爸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時,平靜的被上帝接回天家,在爸爸的追思禮拜上,姐姐才娓娓道來,讓家人無不感到震驚。
爸爸過世後,曾陽晴在爸爸的衣櫃中,找到小時候爸爸帶他去拍的那張沙龍照,他覺得自己欠爸爸一個道歉,他想告訴爸爸:「你是一個勇敢的父親,我也以你為榮。」
學習饒恕的功課不容易,特別是對自己的親人,兒時的曾陽晴無力面對和解決爸爸外遇的事實,青少年時期又面臨爸爸因挪用公款遭捕的窘境;宗慧對父親也是屢屢失望。兩人因著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在婚姻中無法真正的親密敞開,直到神的愛觸摸他們的生命,醫治和饒恕臨到他們全家。甚願神也在你我的家庭中動工,成為榮美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