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最愛的家人,臨終前6步驟,讓他放心走!
因為「捨不得」堅持救到底,家人就這樣在病床上躺了好幾年。如果當初我可以事先規畫這六個「放手」,他可能可以少受好幾年苦!

現代醫療進步,可以讓人靠著儀器延續生命跡象,但也有人認為活得沒有意識、無法表達,這樣不但家人辛苦,痛患更痛苦。因此,當人即將臨終,救回也將成為植物人時,身邊的人是否要讓病人繼續可能是無效的醫療,常常是許多病患家屬的掙扎。
無效醫療(英語:Futile medical care),意指在沒有希望可以改善病患狀況下,仍然堅持進行的醫療行為。有些人相信,在這種狀況下,醫生採取醫療行為,只會增加醫療成本,因此應該避免。調查顯示:
1. 台灣加護病房發生無效醫療的頻率,介於17%到20%之間。即加護病房大約5-6人,可能就有1人接受臨終前無效醫療。
2. 2006年台灣每十萬人口中,長期依賴呼吸器(連續使用呼吸器超過二十一天)的人數盛行率約是美國的5.8倍。
3. 台灣葉克膜使用量居高不下。美國人口約是台灣的十三倍,平均一年葉克膜的使用量約兩千例,而台灣一年葉克膜的使用量竟是美國的一半。這些無效醫療,大多來自家人的「捨不得放手」,結果不但浪費醫療資源,也讓毫無意識的家人,躺在病床上數年、甚至數十年,插著鼻胃管、戴著氧氣罩、時不時電擊急救,身體受盡折磨,就只因為活著家人的「不放手」。
學習「放手,讓家人安心走!」,這會是對彼此最好的祝福!
看看下面的節目,或許也可以幫助我們對生命有些不同看法。
收看:「幸福來敲門~放手,讓家人走 」完整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