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父母心中永遠是孩子。」,這句話聽起來十分窩心,感覺是父母永遠會愛護、照顧我們;但當我們成年面對人生許多選擇時,這句話就成為每個子女的夢魘了…找工作、挑車子、選舉要選誰、選老婆/老公…每一件事情,爸媽好像都要參一腳!
其實這樣的狀況,與以下幾個因素是有關連的:
一、現代家庭結構改變:現代家庭因為受少子化影響,兒孫輩人數下降,因此兩代之間的關係變得更緊迫,年輕人要面臨更重的撫養壓力,而老年人在家庭上能夠依賴的家人也相對的變少了。
數據會說話:在民國101年時,全台灣大約仍是三個工作年齡人口負擔照顧一個人,但是預估到民國150年時,將到達一個人養一個人,而且是老人養老人!
二、不同世代的價值觀以及社會規範會有些微的不同:老一代人可能認為家電一定要買日本的;但現代的年輕人可能覺得歐美、韓貨也不錯。過去的社會規範認為要與長子同住;但現在的壯年世代可能傾向不與上一代同住。一方面成年的孩子想獨立,對生活有一個「理想」;但另一方面父母想堅持他們的想法,認為下一代「理想」是「妄想」…這就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代溝」。
那麼,長輩和兒孫之間真的永遠只能水火不容嗎?如何才能讓彼此都幸福快樂呢?
真的會讓彼此幸福的關鍵,是兩代之間有真實的「互動」與「情感」交流。
每當討論到同住問題而無法有共識時,可否換個角度想想:同住在一起但彼此關係常處於緊張,這樣開心嗎?或不同住但維持好的關係相互支持呢?而當長輩們儘早規劃退休生活,加入社區、教會的社團時,是否其實可以看到不同的世界、找到過去不曾擁有的幸福快樂呢?
時代一直在演變,但家人關係永遠是生命中重要的一環,唯有我們可以站在別人的需要上,為別人想一想,並保持暢通、健康的溝通,才能有健康又幸福的兩代關係!
þ給長輩們的建議:找到自己的朋友和生活圈,如此不僅讓孩子壓力小,也讓自己更健康。有健康又能活躍參與經營自己生活的老年生活,讓兒女不用過度擔心。此外,能有自己的生活,也讓關係重點不在於社會規範,相對彼此的關係就更能有彈性,你活得自在,兒女也舒服、壓力小。
þ對年輕一代的建議:反過來體諒父母的需要,不管有沒有同住,都能花時間與父母有真實的互動。重質不重量,但量太少質就很難好!常常打電話回家,特定節日的關心與支持,對我們的父母來說,非常重要!
收看完整影片:轉轉發現愛~與父母互動不抓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