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煩惱多,不自覺的也易怒。《維他命施-施以諾的心靈維他命》中,我針對這個現象,分享了幾則過去我書中的論點。其中我很喜歡的一集叫作「煩惱,就像哥吉拉」,是講到我在精神科病房帶團體治療時,讓參與者討論「煩惱像甚麼?」當時給出的詮釋是「煩惱,就像哥吉拉」!這比喻在病房裡,引來許多個案哄堂一笑。
真的!煩惱,就像哥吉拉!在我們的生活中「大」得很!破壞力強得很!一出場,彷彿就讓我們眼前的世界,成了廢墟般令人氣餒。煩惱,絕對就像隻大怪獸!對人情緒與生活品質的負面影響極大,君不見許多令人鼻酸的社會新聞,都是因著當事人過不了自身某些煩惱,而產生的嗎?
不去「放大」煩惱
在早期某些電影版本中,「哥吉拉」原本不過是隻小恐龍、蜥蜴!被核能幅射給不斷放大之後,才突變成一隻龐然巨獸!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煩惱」不也一樣嗎?一開始只是一般的小問題,但被我們的恐懼、焦慮或是怯懦,給不斷放大之後,原本的小問題,就變成了大煩惱、大怪獸,對我們的情緒與生活,帶來了莫大的殺傷力。
每個人都會有煩惱的事,但我們要學習「不去放大煩惱」!不要將思慮做過度的衍生。我很喜歡聖經上一句情緒管理的名諺:「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可不是嗎?人固然要有憂患意識,但亦要懂得將思慮放心交托,否則,一但讓小煩惱突變成巨獸,就划不來了。
成熟,從不遷怒做起
除了「煩惱」,還有「遷怒」也深深影響我們的情緒。
人有了煩惱就易生氣、遷怒,是以我分享到「成熟,從不遷怒做起」!明明得罪我們的是別的人、事,但我們卻把怒氣,發在完全不相干、無辜的人身上,甚至是我們最親近的人身上。
許多人喜歡強調「成熟」二字,而成熟人格的指標是什麼?或許見仁見智,但我認為一個人成熟與否,不在於讀了多少書?活了多少歲?做過多少事?而在於其對情緒駕馭的能力。一個成熟的人格養成,必先從學習「不遷怒」開始。
平心而論,即便是許多學術論著極多的學者教授們,也可能一不小心因為彼此間的不和,而把氣發在對方的研究生、學生們身上。這樣的人也許書讀得夠多、專業知識夠強、資格也夠老,但這樣的「長輩」,在人格方面卻顯得過於稚拙、不成熟。記得!成熟,從不遷怒做起。
好名不在乎筆劃
許多國人喜歡「算姓名筆劃」,記得剛喜獲麟兒時,也有人出於關心與好意,側面問我家人:「孩子名字取了嗎?取名字前有去找人算過嗎?要去算一下筆劃,未來命才比較好。」我當然知其好意,但卻也沒考慮接受。說到「取名字」,總不免讓我想起《聖經》上一個莞爾敘述,猶大書的作者猶大,為了避免大家將他與出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搞混,還得特別註明他「不是加略人猶大」。
我們不難想像,當年那位猶大先生所面臨的尷尬場面,因為名字與出賣耶穌的傢伙一模一樣,又都曾是耶穌門徒,如果沒有人幫他澄清,恐怕真要被不少人視為過街老鼠!然而這位猶大,不但沒有成為人人喊打的對象,反而成為一位受人尊敬的領袖人物,其著作《猶大書》還被收錄在新約聖經裡。同樣都被取名叫「猶大」,同樣的名字、筆劃,一個是人人唾棄、遺臭萬年;一個卻是人人尊敬、著書立言!足見一個人的人生將如何,不在於名字筆劃怎麼「算」,乃在於他選擇怎麼「活」!
華人愛算姓名筆劃並非罕事,為了讓人生更好,難道真的不需要去「算」一下嗎?人生如何算,還真是門學問。但不是去找命理師算姓名筆劃或改名,而是要懂得「數算上帝的恩典」,懂得「少計算人的惡」。一個人若懂得數算上天給他的一切福份,懂得不記仇,他的人生一定美好。一個懂得感恩、心胸寬大的人,無論他的姓名筆劃如何、走到哪兒,他的名字都會受人尊敬和歡迎,眾人只要一提起他的姓名,都會視為正向的品牌名稱。
數算恩典
「孩子的名字去給人算過嗎?」我在此的回答是:「不必了!若要『算』,我希望這孩子他未來能懂得多數算上帝的恩典、少計算人的惡。」這才是活得精彩的關鍵。
容我這麼說,我見過不少喜歡算姓名筆劃,甚或期待靠改名來轉運的人,卻未必有真正的好運,或因而得享平安與喜樂。反之,這種人往往成天緊張兮兮、神經敏感,深怕又有厲害的命理師講了不同觀點。真正的平安喜樂,來自於數算恩典和少計算人的惡。
《維他命施─施以諾的心靈維他命》還有好多我很喜歡的觀點,它們大多是我們從我的書《喜樂,是一帖良藥》中挑選出來的文句,經過GOODTV規劃,讓這些觀點以不同的面貌重新呈現。希望能帶給大家不同的感受。最後,甚願主賜福大家,祝福大家天天都給力!
撰文◎施以諾博士